第二百八十八章 百家思想(一)

第(1/2)页

公羊传所宣扬的复仇是有复仇之道的。

        公羊传定公四年说:“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推刃之道也。复仇不除害。朋友相卫,而不相边,古之道也。”这是对父子复仇、朋友复仇的规定。

        可惜的是这个有无冤屈的标准在公羊传中并未明确指出。

        另外,指向个人的复仇仅止于施害者本人而不涉及其子孙后代和其他亲属,这样就避免了世世相报和复仇泛化。

        姬长安对于这种思想,是喜闻乐见的,也是因为如此,姬长安才能容忍公羊学派的其他思想,不然以姬长安的性格,光凭天子一爵那一点,不杀了他们都算发善心了,怎么可能请他们来!

        除了儒家,还是有人想去其他学派的,比如墨家。

        不过墨家,其实是为普通天子所不容的。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从这些表面上看,也不一定完全为帝王所不容,譬如说节用和节葬,有些帝王和君主还是比较节省的,并不一定非要主张铺张浪费。

        至于尚贤、兼爱、非攻,有些观点甚至是深获帝王所赞许的。

        那么什么主张使中国历代的统治者行动一致地摈弃了墨家学说?

        什么思想使帝王统治者感到了最大的威胁?

        那就是墨家的“选天子”思想。

        在“尚同”篇里,墨子反复强调了“选天子”及地方长官的思想。

        墨子说:“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

        可以说民主政治思想在中国早已有之,墨家学派是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墨子一书中不仅提出了“选天子”主张,也提出了一套系统的选拔各级政府官员的思想。

        “尚同下”篇里这样说到:

        “三公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天子也,是以分国建诸侯,诸侯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其四境之内也,是以选择其次立为卿之宰,卿之宰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其君也,是以选择其次立而为乡长家君。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诸侯、卿之宰、乡长家君,非特富贵游佚而择之也,将使助治乱刑政也。故古者建国设都,乃立后王君公,奉以卿士师长,此非欲用悦也,惟辩而使助治天明也。”

        在这里,墨子选天子及各级官员的思想彻底打破了封建帝王家族世袭的体制,与当时的封建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如果听任墨家这种思想在社会上传播普及,那么一旦被社会大众所掌握,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地位便岌岌可危,民主共和政治制度便可能在中国产生。

        在这种致命的威胁之下,封建君主怎能容忍墨家的昌盛呢?

        所以在秦国,墨家,被黑冰台以及大秦帝人疯狂捕杀,姬长安趁此机会,命令易水寒救下了一部分愿意放弃尚同思想的墨家子弟。

        也是幸好,大秦帝国对于墨家迫害实在是过于厉害,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