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婚

第(1/2)页

袁天罡望向南方,他准备入蜀了,争龙之事,风险太大,不成便是灰飞烟灭,他,不准备参与了。

        正好他看上了阆中的风水,那里适合安度晚年,也适合安葬己身,不过在此之前,他得先辞官。

        此时正时帝国长公主即将大婚之际,袁天罡的辞官并没有受到李世民太多挽留,不几日,袁天罡就把官给辞了,然后直奔蜀地而去。

        姬长安立于长安城的城墙之上,看着袁天罡渐渐消失不见的身影,不由得有点可惜。

        那日纳吉过后,姬长安终于猜道袁天罡那日算到什么了,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姬长安说过,他学过风水。

        其实这几日他这个半吊子风水师也猜到了袁天罡的选择了,所以今日他才来送一下袁天罡,今日一别,恐怕再无相见之日。

        姬长安摇摇头,离开了城墙,他现在没有太多时间悲春伤秋,大婚将至,他忙得很。

        纳征礼乃第四礼,而且往往是婚姻六礼的关键,仪礼士昏礼载:“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意即派遣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

        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周朝聘礼“凡嫁女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士大夫以玄纁束帛,天子加以毂圭,诸侯加以大璋”。周制昏礼的聘礼取其象征意义,不像后世那样看重经济价值。

        币,意为彩色丝,后世所谓的“彩礼”就源于这个典故。可见先秦的彩礼是很简单的,士大夫仅仅只用不过五两彩丝加上一对鹿皮。

        但到了后世,彩礼的内涵就要实际多了,还包括饰物、绸缎、牲畜或现金等物。聘礼开始成了地位拼比的物事,难有定数。至此,周礼取聘礼的象征意义变为取义取利兼图。

        隋唐聘礼固定为九种,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棉絮、长命缕、干漆等,各项物品皆有祝福夫妻爱情永固的意义。

        姬长安选择性的送了一些东西以后,纳征礼就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请期,也就是定成婚吉日的礼,本来是由男方决定,然后正式通知女方的,不过由于是赐婚,日子早就定好了,所以这道礼也免了。

        夏至已至,姬长安早早的就起来换上了黑色的玄端玄端为先秦时通用的朝服及士礼服。玄衣,用布十五升,长二尺二寸,因为古布幅二尺二寸,则每幅皆成正方,故称端。又因其无章彩纹饰,造型正直端方,故称“玄端”。所谓衣裳之制,玄端主之。可以临祭,可以燕居,上自天子,下及士夫,影响有过于深衣者。,然后开始最后一礼,亲迎。

        周制昏礼亲迎婿及妇都用马车,姬长安自然是依照周礼的。

        不过帝国长公主,怎么可能只用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别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了,就算是那些大臣也绝对不会允许。

        李世民大手一挥,给姬长安直接凑了九辆马车,每辆马车都由九匹白马拉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