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启蒙经典三字经

第(1/2)页

“主人,您该去讲课了。”不多时,庄园里的一个面色较为苍迈的老者走到林天的门前,微微躬身说道。

        “知道了。”林天缓缓点头,在房间里穿束好原来的儒装,走了出去。

        他的书斋其实留在这座庄园的后面,靠山靠水,环境比较清幽,书斋门前,还有一条潺潺的小河流过,哗啦啦的流水声再伴着书斋内的儒生们朗朗的声,气氛倒是非常和睦。

        这个世界的林天年方二十,依然是孤身一人,因为曾是世族,家里的书籍较多,在这涿县里也是出了名的。

        别看只是书多,在这个时候,看一个家族的底蕴,靠的就是藏书。

        汉末有一个著名大儒名叫蔡邕,这个名字可能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他的女儿估计都知道,就是蔡文姬。

        蔡邕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在整个大汉都是出了名的。

        虽然这里是一个变异的高武世界,但大体环境还是没有改变的,汉朝虽然尚武,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势已成,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已经存在了。

        就算剑圣王越再厉害,如今不也是在京都洛阳开一个英雄楼,悲叹余生吗?

        世事如此,惟愿心安。

        所以,拥有藏书的林天,对涿县那些寒门子弟的吸引力绝对是致命的。

        别看他只是个教书先生,但是就算是县里的豪富见了,也得称一声先生,这就是知识带来的地位,和现代社会截然不同。

        不一会儿,穿过庞大的庄园,林天来到一间宽阔的草庐之中,这座草庐约有五六丈长,三四丈宽,里面十分明亮,简单地说,就是四面透风。

        东汉末年时期其实已经有纸了,只是,现在这种纸不仅制作成本高,而且不易书写,根本不能跟后世的书纸相媲美。

        所以,现在用的,依然是用竹子编成的竹简。

        当林天走进草庐的时候,里面,已经做了十多位七岁的小童。

        这些人,都是涿县里那些豪富商人的孩子,或者是寒门士子,反正都是一些看不起书的,如果像幽州的公孙家族,人家有书,谁还会来林天这儿啊。

        先生的威严不可冒犯,否则回家以后肯定要被大屁股,所以,当林天走进去之后,里面的十几个小童顿时正襟危坐,小脸紧绷着。

        林天走到最前面的方案前,随手翻了翻上面的竹简,都是一些论语,中庸,尚书之类的,这些东西连林天自己本人都看不明白,就更不要说这些孩子了。

        就算能强行背下来,心里也是一窍不通。

        脑子一转,林天的意识沟通了神海中的系统,花费了一个灵点,购买了一个黑板和一百根粉笔。

        在系统商城的判定中,只要不是能够辅助修炼的,通通都是一个灵点,就连黄金和钻石也不例外。

        没办法,林天就喜欢系统的这股任性劲儿。

        下面的十多个小童眼睛一个个挣得大大的,有的还捂着嘴巴,生怕自己叫出来,因为林天手上忽然多出了一块黑色的四四方方的木板。

        这个世界只是高武世界,武者可以投鞭断流,翻江倒海,文人也可以蕴养文宫,培养文气,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