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托孤 (求收藏)

第(2/2)页

明月曼青踏上不归之路,此处暂不表。

        却说黄药师与杨、龙二人道别后,雇了一辆马车,往浙江海边赶去。杨若冰醒来后,不见爹娘,不免哭泣一番,阳顶天虽然亦目中含泪,却并未痛哭出声。反而耐心安慰妹妹。

        老顽童见那马夫驱马赶车甚是好玩,挤到马夫身边,定要马夫传授他驾驶马车之法,结果,老顽童把马车开的歪歪扭扭,杨若冰惊呼之下,倒也止住了哭泣。老顽童索性把二子喊来,一起学着驾驭马车,几人胆大胡闹,几次差点把马车开翻,惊叫欢笑声一路,但渐渐的,几人都学会了驾驶马车,那马夫被他们赶到颠簸的马车内,吓得脸色发白。

        几日后,众人来到黄河岸边,黄药师看那黄河怒涛,一时神往,不禁吟道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阳顶天好奇道“黄老岛主,你念得是什么”

        杨若冰道“这是大金国遗山先生的赋三门津,气势磅礴,景观奇伟,既说了这三峡奇景,也缅怀了古人英姿”

        阳顶天道“原来是金国人的诗,我才不要听,再说了,诗词歌赋,都是酒足饭饱之际来打发时光的,我看大宋子民就是花在这上面的工夫太多,才会打不过金人和蒙人,有这个工夫还不如多练几套拳,多造几门炮,再不济,多耕几亩田也是好的”

        杨若冰道“天哥此言差矣,如果人人都好勇斗狠,靠拳头论输赢,争天下,那和猴子有什么区别,自古胡人强悍,却都不能天长日久,彼时,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入侵中原,夺了汉人天下,又如何,北孝文帝若不汉化变法,北魏也延续不了几年,最后大唐盛世虽然是鲜卑人创建,但大唐历代皇帝都不敢承认自己是鲜卑人。可见,彪悍的战马,沾血的刀枪,最终不能战胜先进的文化”,

        阳顶天道“冰儿,我可等不及他们汉化,蒙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当年蒙人的皇帝,就是爹爹一石子打死的,我就盼那蒙人能再撑十年,等我长大了,也要像爹爹一样,就算杀不到皇帝,也上阵杀几个元帅大将。”

        黄药师见两个孩子,不过七八岁光景,言谈之间却颇有见地,不禁对小龙女的子女教育颇为佩服。

        黄药师心念一动,拿起玉笛,轻轻吹奏一曲,两个孩子竟不倒下,只是眉头微皱,不由自主的运功相抗,脸色却是平常,黄药师微感惊讶,将内力使到二分,笛声加快,见阳顶天如铁钉般伫立在地,目光炯炯,倔强相抗,杨若冰随笛声起舞,衣袂翻飞,对笛声中的旋律发功跟随的丝丝入扣,也将笛声中的攻击卸下大半,一曲下来,阳顶天汗流浃背却神色不屈,杨若冰面色微红似笑非笑向黄药师躬身一拜道“久闻黄老前辈笛声举世无双,今日有幸聆听,此生无憾已”。

        黄药师心道“这两个孩子,天资骇人,心智非凡,性格迥异,放到桃花岛,让程英她们两调教实在可惜,若带到襄阳去与我那曾外孙女“耶律木灵”做个伴,细心调教,日后必成大器。蓉儿他们见了这两个孩子也必定欢喜无限”当下主意打定,对二人道“我带你们去襄阳,带你们去看那郭爷爷打朦国兵如何?”

        m.shenPINwu.COM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