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屠元令深宫揭秘史

第(1/2)页

五胡乱华时期,汉民受胡人欺压,更有羯胡将汉民女子当做双脚羊,夜里奸淫,白天宰杀。时有武悼天王冉闵,骁勇善战,武力过人,智谋不凡。冉闵天王昭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汉军所到,大小胡寇四散而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江渊仅以一家之力抗衡蒙元,更是没有冉闵天王盖压天下的威望,所做所为自是不能相比,但此令亦被他称之为屠元令!

        易水楼总坛在哪,没人能知道,元人连分楼之人都搜寻不到,更别说总坛。其实易水楼根本没有所谓的总坛,明面上楼主是张安,实际上则是江渊,只要江渊在的地方,便是总坛所在。他要让元庭在易水楼下只能瑟瑟发抖!

        命令传下,顿时整个元朝都笼罩在一种恐慌的氛围之中。明刀明枪的作战,蒙古勇士并不惧怕任何人,但现在并非明刀明枪的征战,他们需要时时刻刻防备冷箭,防备饭食中含有剧毒,哪怕上朝的路上都要防备路边突然刺来的长剑。王公贵族,虽说身边有着不少护卫,但护卫并不能时时刻刻跟随。屠元令传下的第一天,就有上百位王公贵族和数十位将领重臣死于刺杀,普通蒙古百姓死伤更是无数。

        这让身居高位的元人既是愤怒又是惊恐,不得不加强身边的守卫力量,甚至恨不得拉出一支军队拱卫自己身周!但即便如此,每天仍然有数十位王公贵族被刺杀死去。张安更是胆大包天,竟直接摸进皇宫,易容为太监,对元帝施以刺杀。易水楼成员包括张安,习练的都是江渊传下的《辟邪剑谱》,故此均为去势的阉人。易容为太监后,简直是毫无破绽。

        这一任元帝乃是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他一生有三任皇后,前两位都是在权臣的胁迫下册封,只有第三任奇皇后是他本人最为喜爱的女子。奇皇后原名奇承娘,本是高丽女子,因父母被元朝丞相杀死,所以将自己进奉给元帝。她的蒙古姓氏是肃良合氏,名字叫做完者忽都,是奇子敖的女儿。因为怀着父母被蒙古丞相杀害的仇恨,来到元皇宫中做了个小宫女。当然,身怀仇恨又生性聪明的奇皇后怎么甘心只做个小宫女?耍弄心机手段最终做到了皇后之位。

        奇皇后长相艳美,懂得察言观色,轻而易举地就俘获了元帝,并且使其对她百依百顺。得益于元帝对奇皇后的宠爱,奇皇后一步步地利用元帝,不断地干扰朝政,最终将自己的杀父仇人迫害而亡。此时奇皇后的大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已经长大,她曾数次意图逼元帝退位,让儿子上位,自己则做皇太后,但均未成功。

        易水楼用了十数天查到这些情报,张安便易容为太监找上了奇皇后。奇皇后不过是高丽那种弹丸之地的一个小女子,即便聪明,又能有多少见识?在张安的巧舌如簧下,定下了铲除元帝的计谋。至于元帝死后是谁继位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了,反正不管是谁继位,元庭都少不了一番动荡。因此奇皇后要求儿子继位,他犹豫都不曾犹豫便答应下来。正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一张龙椅,夫妻反目,父子相残,兄弟阋墙,实是数不胜数!自此,张安便隐于帷幔之后,待元帝前来便一举刺杀。依元帝对奇皇后的宠爱,并不会让他等候多久。

        只是元帝进来后,奇皇后又想起他对自己百依百顺,极为宠爱,便心生后悔,高声叫破张安行藏。元帝身边尚有一位世间绝顶的高手,被封为龙象国师。此地乃是后宫,龙象国师自不能随意进出,因此便在殿外静修,听到有刺客,忙急急抢进。龙象国师,师出蒙古密教金刚宗,与当年的金轮国师同出一门,自小天赋异禀,专修龙象般若功,如今已有第十二层的功力。若无江渊降临,当是这世间除张三丰外的唯一绝顶高手了。而当年的金轮国师也不过修到第十层罢了。

        张安未料到事情竟有此等变化,龙象国师那等高手,实非他能揣测。那国师一身煌煌威严,一进殿便让他想起了主人,自知这等高手绝非他所能应对。眼看事不可为,一声尖喝:“天星卫,随时准备刺杀。”之后忙急速掠走,逃出皇宫。当然他这一声不过是虚张声势故布疑阵罢了,根本没有所谓的天星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