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寻求改变

第(1/2)页

  三人中德罗赞中距离和突破更好,尼克杨抽风般的三分球更强,赵飞各方面很平均,但没什么拿手的绝活。

  66的三分评分,只能勉强让他处于三分线空位时算个威胁,并不能保证他持球三分时的准头,不过,在勋章加持后,当三分提升到77时,他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持球三分威胁,虽然昨天的比赛里两记三分都没能命中,但当时的感觉不错,三分线外持球晃出空间到投篮出手的整体动作都很流畅。

  篮下终结能力到还可以,但在这种美式单挑的规则下,他不能保证自己只运三次球就过掉防守人突到篮底下。

  所以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运一下到中距离去寻找出手的机会。



  继续单挑的时间并没有维持太久,整个过程大概一个小时,因为几个大牌球员的单挑都结束了,他们要更换训练项目。

  场上除了球员外,还有明星球员自己聘请的私人训练师,联盟停摆后球队的训练场地、硬件设备和工作人员都不再对球员们开放,这也使得那些闲赋在家的训练师们和私人训练馆变得吃香起来。

  除了像自己这样没钱的新秀和底层球员外,稍微有些名气的都会聘请训练师来让他们保持状态,持续进步。

  接下来的训练项目就是那些私人训练师带他们做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持球运球训练,这其实更像是基本功,不过他们的训练方式和频率有所不同,他们安排的单项动作次数少,组数多,并带有一个训练师的适量干扰,这些运控基本功更加接近于球场上的实用动作。

  既然大牌球星们都认可它,效果想来必然会更好。

  “感谢圣保罗!”

  赵飞心里向对方致谢,对方组织的这次活动,确实会帮到一些像自己这样在休赛季没有钱请专业人士执导的底层球员。

  即便是上赛季在球队,自己一个老是伤的二轮秀能得到的培养和训练资源也及其有限。

  运控训练结束,紧接着又是专业人士执导下的核心力量训练,虽然没感觉力量训练师比迈克强多少,但赵飞还是很乐意的接受了。

  跟大牌球星们一起训练确实不一样,可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对方的训练方式和强度,并被训练师指出细节上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这对他们其中的年轻球员来说,非常重要。



  而随着训练的项目越来越多,赵飞体能不足的问题又开始显现,汗流浃背中,他又吐槽自己,为什么昨天不把天赋点加在耐力上!

  为了珍惜这样的来之不易的机会,为了不被人看扁,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很显然,在这种多人竞争和有专业人士指导下,训练量和训练频率要远远超过他平常的一个人单独时的水平。

  而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后,赵飞竟然没有看出来像詹姆斯、韦德、保罗和杜兰特等大牌有丝毫疲惫的表情,这太难以置信了!

  这个发现对他的打击也很大,想来他实力评价和潜力天花板的评分明明差了接近10点,但这一年来技术和身体却难有寸进是有原因的,因为过去他的训练方式和训练量都远不及格,不单是他没有上场机会,缺少实战经验的原因。

  回头看来,那只是他在身怀系统下,给自己的不争气的表现找的借口和理由罢了!

  联盟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一夜成名的落选秀和游走在被裁边缘的底层球员,比如他所知道的另外一个亚裔球员,下赛季会给联盟带来疯狂秀的林书豪!

  比如贝弗利,同样的落选秀,同样的颠沛流离无人问津,却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在13赛季抓住林书豪受伤的机会,成功上位。

  比如另外一位落选秀,在19赛季挤掉林书豪替补位置(林书豪:为什么又是我?),并在总决赛爆发,之后一路逆袭拿到顶薪的范弗里特。

  在他们抓住机会直接上位前,何曾得到过NBA级别的实战经验和训练资源?不也是全靠自己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不断逼迫和压榨自己潜力,让自己达到自己所谓的天花板。



  赵飞有些羞愧,由于一直抱有系统可以让自己进步的侥幸心理,他几乎白白浪费一个赛季的时间!

  在实力到达瓶颈,却距离天赋上限还有很远一段距离时,他没有去寻找新的方法寻求突破,没有去请教像大姚那样的前辈,而是继续欺骗自己,然后空等系统带给自己奇迹。

  懊悔之余,赵飞想到自己为了省钱,用只会奉承和讨好自己的表哥来一人兼三职的滑稽行为,这就像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不去想着如何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建立新的销售渠道,而是破罐子破摔的选择裁员,把销售和产品研发部门都整合到一起,交给一个后勤主管兼任。

  想到这里,赵飞不顾身体的疲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