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你听说过莫须有吗?

第(1/2)页

  望着大同镇总兵王升这个“阶下囚”,陆炳陆指挥忽然产生了点“踌躇满志”的情绪。
  因为审问如此高级的武官,也是陆指挥这辈子的第一次。但作为皇帝奶兄弟,他从来不会怕事大。
  也是直到此时,陆指挥才反应过来,自己其实非常重要,甚至不可或缺!
  从大明法理上来说,要提审六品以上武官,必须要经过皇帝御批,不然不许擅自审问。
  秦督师虽然具有“便宜行事”之权,但临时拘押审问二品总兵官,依然是政治上很冒险的行为,在他陆炳的印象里没有过先例。
  之所以说冒险有两点缘故,一是“便宜行事”确实包括临机处置,非常时候可以拘押,但是否包括审问口供就有点疑问了,尤其是没有先例的情况下;
  二是当今还不是礼崩乐坏的末世,以大明成熟体制的防范意识,擅自拘押并审问地方镇守大将,容易引起朝廷的猜忌,特别是嘉靖皇帝本就是多疑性格。
  所以秦德威最多只做到拘押王总兵,但需要另一个人去负责审问,以便共同承担或者分散“风险”。
  而他陆炳既是锦衣卫指挥,又是皇帝奶兄弟,这样特殊身份恰好能排除皇帝猜忌心。
  总而言之,秦德威也缺不了他陆炳,合作双方地位应该是对等的,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没有“便宜行事”这個特权,他陆炳就无法对王总兵下手;
  但没有他陆炳,秦德威也不好从王总兵这里审出需要的口供,然后继续推进剧情!
  先前被秦德威长篇大论绕晕了,不知不觉导致了自我矮化,搞得像个工具人。
  一直想到这里,才三十岁的陆炳才觉得真正通透了,不由得暗暗感慨,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而且后台太硬一路顺风顺水,可能也导致经验阅历也不足,与老官僚们的深沉还有点差距啊。
  但现在想明白了,也不算晚!他陆炳并不是工具人,而是平起平坐的合作者!
  收拾起心思,境界得到升华的陆指挥就开始审问王总兵,不过审到晚膳时间也没有实质性进展。
  这很正常,对方毕竟是二品的总兵官,没有皇帝诏旨不好动刑,况且己方手里又没有实质性证据,拿什么去逼迫王总兵招供?
  不过陆指挥并不气馁,只要这样关押并消磨下去,招供也是迟早的事情。
  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精神状态迟早瓦解。
  另一边秦督师的晚膳标准照旧是八个菜,还是请了陆指挥一起用。
  席间陆炳主动说了句:“方才审问王升,暂时没有进展。”
  听到这个情况,秦德威只是随便“哦”了一声,表示已经知道,其他就没半点表示了。
  陆指挥本来还怕秦德威着急,或者贬低自己工作能力,想着解释几句。
  结果看到秦德威这个冷淡不在乎的模样,便感觉自己的工作完全没有得到尊重。
  忍着一点不爽,陆指挥问道:“秦中堂莫非不关心王升有无招供,或者招供出了什么东西?”
  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王升作为突破口,你秦德威怎么继续往下搞事!
  只见秦督师吐出一根鸡骨头,看向陆炳,很诧异的反问道:“无论王升招不招,有什么关系?本督师又不在乎他那点口供。”
  踌躇满志、正打算与秦督师平起平坐的陆指挥愣住了,似乎遭受了一次暴击。
  难道在秦德威眼里,自己这份审问工作无足轻重,审成什么样都无所谓?
  “没有实证,没有口供,那你拿什么给王升定罪?”陆炳很不服的说。
  秦德威啃完最后一个鸡块,丢掉骨头,轻飘飘的说了三个字:“莫须有。”
  陆炳:“......”
  你秦德威前两天还喊“天日昭昭”,今天又说“莫须有”,你人格不分裂吗?
  秦德威根本没在意陆炳想什么,打了个哈欠后站起来说:“早些安歇,明日清早还要出发。”
  陆炳直接与秦德威打交道的经验不算多,不太能适应秦德威提裤无情的冷酷风格。
  昨天为了拉拢自己时,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到了今天,就懒得多说几句了?做人还有没有点温度?
  “你不会连莫须有都没听说过吧?”为了维护临时合作关系,秦德威不讲点什么不行了,又对陆炳说。
  陆指挥很执着的问道:“莫须有究竟是什么意思?”
  被纠缠的没办法,秦德威只能答道:“总兵王升最重的两个罪名是什么?一是通敌,二是勾结巡抚,是吧?
  先说这个通敌,我已经以王升的语气写了一封信,让人给酋首俺答送去了,信里提到了俺答长子辛爱黄台吉的事情。
  王升和俺答早就有过沟通了,甚至还有过一些约定,相互信任还是有一点的,所以这次俺答收到王升的信,肯定要回复。
  而且回信的口气必定也会很熟络和友好,这不就是通敌证据了?不然俺答为什么要像朋友一样给王升回信?
  就算俺答没回应也无所谓,大不了就公开对俺答喊话。
  让俺答交出与王升交通的证据,不然就剁掉他儿子辛爱黄台吉一只手!反正办法多的是!”
  陆炳:“......”
  所以就算王升不招,也无所谓了?真的就是审不审都一样?证据凭空就会造出来?
  然后秦德威继续说着:“至于总兵王升与史巡抚勾结的事情,不也是显而易见的莫须有么?”
  说到这里,秦德威真懒得继续了,他又没义务手把手教导任何人!陆炳只是临时合作者,又不是亲信人物!
  陆炳还在问:“那又该如何判定王总兵与史巡抚勾结?从而给史巡抚定罪?”
  “到时你就知道了!”秦德威不耐烦的说。
  他真心搞不懂,有些人为什么当工具人也不老实,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难道不懂无知之人最幸福这个道理吗?
  于是秦督师便又语重心长、推心置腹的劝了句:“陆大人啊你也别想太多了!
  让天子知道是你在审案,这就足够了。其它也不用你操心,功劳也不少你的。”
  出塞之前,重点琢磨的是怎么建功立业;但大胜之后,要重点琢磨的就是如何防止嘉靖皇帝猜忌了。
  这个心态如果不及时转变,不会有好下场,而陆炳就是用来糊弄嘉靖皇帝的工具。
  陆指挥也由衷的理解说:“我也总算知道,为什么秦中堂出入总是护卫重重、多多益善了。”
  及到次日,全军兴高采烈的出发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