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父子们

第(1/2)页

  两个儿子是什么水平,翟首辅自己最清楚,双双连登黄甲,本来就已经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了。
  如果在殿试上,又双双名列前茅,然后三鼎甲或者馆选为庶吉士,那又是多么高调?
  用脑子想想就知道,德不配位,肯定要出问题的!况且他翟銮又不是那种权力足够大的强势首辅,能把这种事情压下去!
  所以在翟銮眼里,严嵩和秦德威推荐两个儿子的试卷,简直就是故意捧杀,其心可诛!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等读卷官们推荐的十三份优秀试卷都汇聚到手里后,主持殿试读卷的翟首辅立刻将自家儿子两份试卷拣了出来,然后开口道:“这两份试卷不够格!”
  大部分人都吃了一惊,因为殿试读卷程序中,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读卷官每人推荐一份试卷,这是每个人的政治权利,首辅也不能随便剥夺啊。
  再说即便首辅有心操作,也要讲究一个事先酝酿和私下安排,哪有当场退回试卷的道理?
  可以说翟首辅这种行为,只怕会把人得罪到死,不知道究竟是哪两个人撞邪了。更多的人就好奇,这两个被退回试卷的人,又会如何应对。
  然后又看到翟首辅对严嵩和秦德威说:“你们二人还请另行荐卷吧!”
  其余人顿时哗然,不成想翟首辅竟会如此勇猛,同时挑战严阁老和秦中堂!
  秦德威有点意外,稍稍愣了愣。他好心抬举翟銮的儿子,但翟銮却为何如此不识抬举?
  秦中堂不愿意看到翟首辅被严阁老整的太难看以至于快速倒台,所以想顺手提携一下翟銮儿子。
  并且早就嘱咐过执事官员,将翟銮儿子试卷分给自己,随便哪个儿子都行。
  虽然秦中堂对翟銮没多少好感,但翟銮毕竟是职位上压着严嵩的人。
  万一将来翟銮被严嵩攻击科举舞弊时,他秦中堂又因为殿试上推荐翟銮儿子被卷进来,那可以稍稍替翟銮分担一点火力。
  反正以他秦中堂的体量,承受这些毫无压力,让翟銮继续坐在首辅位置上恶心严嵩就值得。
  可是秦中堂也没想到,翟銮居然将试卷退了回来,不领这个人情!
  更怪异的是,翟銮连严嵩推荐的试卷也退了回来,秦德威稍加思索后,就猜出了真相。
  大概是严嵩同时举荐了翟銮另一个儿子的试卷!这样的话,翟銮根本承受不起,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
  于是秦德威就无语了,你严阁老不结党营私、提携党羽,推荐别人的试卷干什么?
  而严嵩则暗暗得意,终于破了秦德威的局!
  刚才他就一直琢磨不明白,秦德威这次殿试读卷如此招摇,刚才又提出了互相传阅评定名次的办法,到底图什么?
  出于谨慎需要,严阁老临时改变了原有的想法,将预定推荐的试卷改为了翟銮另一个儿子翟汝孝的试卷!
  没别的意思,就是摸不清秦德威意图之前,拿翟首辅儿子试卷来试试水。
  万一秦德威真撕破脸,动用户、礼、兵连续三部尚书来否决自己推荐的试卷,那最倒霉的也是翟首辅。
  不料居然误打误撞歪打正着,恰好破了秦德威的一个小局。
  现在严阁老敢肯定,秦德威那边推荐的肯定也是翟銮另一个儿子的试卷!
  想到这里,严阁老心情就十分畅快。
  秦德威叹口气,很诚恳的对翟銮说:“首辅还是留下我推荐的试卷,然后退回严阁老的荐卷,这样对你最好。”
  翟銮冷哼一声,严嵩固然不可信,但你秦德威就很值得相信?
  秦德威又继续劝道:“最好听我一句劝,首辅你不要后悔。”
  翟銮不肯松口,秦德威摇摇头,难得自己做一次好事,有些人居然还不要!既然翟首辅执迷不悟,死活不肯领情,那就由他去吧!
  说实话,如果没这两个儿子,翟銮或许能安稳当几年首辅。
  随后秦德威从自己手边的试卷里又选了一个,当成优秀试卷重新传给翟銮。
  严阁老仍然担心被秦德威针对,也是随便选了一份试卷,汇总到翟首辅手里。
  然后将手里的十三分试卷简单整理了一下,三份评级最高的试卷被预定为三鼎甲,其他十份作为备卷。
  然后读卷官一起将这些试卷被送到了仁寿宫,由嘉靖皇帝御览。
  嘉靖皇帝现在也不怎么见大臣了,所以没有召见全体读卷官,只留下试卷审定,而读卷官们都在宫门外等候。
  等待的时候,众人不免彼此闲聊几句。
  礼部尚书张老师对秦德威问道:“你今天大费周折的,到底想干什么?我完全看不出你的目的。”
  在别人眼里,秦德威今天又是正一品冠服,又是修改读卷推荐程序,动静可真不算小了。但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也没干成什么,委实令人莫名其妙。
  秦德威对张老师笑道:“谁规定的做事一定要有目的?我本来就没什么目的,就是玩!”
  张老师和别人一样,不相信秦德威的嘴。
  秦德威也没法,只能答道:“如果老师非要问目的,可以说有两个。其一,会试的时候,我无所表现,就被人视为软弱了。
  所以在殿试上,无论如何也要折腾出点响动,让别人知道,我秦德威仍然还在。
  其二,我对殿试读卷不熟悉,原来也从未参与过,所以这次就是试验练手。将来真要选拔人才时,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然,本来也可以顺道拉翟銮一把,但翟首辅不领情就算了。
  有的人真就是蠢死的!此时秦德威已经开始思考,如果翟首辅抵挡不住严嵩攻击又该怎么办了。
  到那时要不要干脆落井下石,帮着严嵩踩翟銮,然后推老师递补入阁?
  宦海风波不定,从来就没有一定之规,墨守成规更是要不得,随机应变才是常理。
  不多时,就见太监出来,送回了十份试卷。还有三份试卷被皇帝留下了,这就是三鼎甲人选,留待到金殿传胪仪式当天才会揭晓。
  天色已晚,众人暂回了礼部休息,次日又来到文渊阁继续。
  此时三鼎甲试卷在皇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