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们不爱修行

第(1/2)页

中洲,往常国,鱼米乡,天丰镇,木夏村。

        夜

        “媳妇,你说他会是个男孩还是女孩?”汉子看着躺在自己身旁的女人,悄悄说道。

        “嗯,”女人侧过身,不想听他唠叨,“你想他是男就是男,是女就是女。”

        汉子没有回话,这个问题他从知道媳妇怀孕开始,就三天两头的问。问完之后,就嘴角微翘的抬头看天,然后嘿嘿的傻笑。现在,他把被子使劲往媳妇身上拽了拽,又嘿嘿的傻笑了起来。

        他想,如果是个男孩,就教他种地、打鱼,如果是女孩就让她跟着村里的婆婆们学习纺织,长大寻觅个好婆家。想着想着,他就睡着了。

        时间悄悄流逝,汉子姓叶,叫叶有鱼,他的媳妇叫文慧,男人每天打鱼,打理庄家,女子天天村子里和妇人女子们聊天,做些针线活。

        一天晚上,文慧要生了。

        “唐婆婆,唐婆婆”伴随着猛烈的敲门声,唐婆婆麻利的穿好衣服,打开门,看到是叶有鱼,就知道肯定是他老婆要生了。于是笑嘻嘻的祝贺道:“恭喜!恭喜!”

        可是叶有鱼哪里等得急,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了,抓耳挠腮的,就准备过去拉着唐婆婆立马赶回去。唐婆婆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心思,打趣到,别急,现在天下着雨呢,我回去拿个斗笠。

        叶有鱼根本不想听她啰嗦,媳妇还在家里等着呢,急忙忙脱掉自己的衣服往她头上一遮,就催促她快点走吧。唐婆婆只好跟着他冒雨赶过去。

        过程非常顺利,叶有鱼的媳妇生下了一个男孩子,白白胖胖的,用称一称,足足八斤,好家伙。

        唐婆婆收过喜钱,交代了一下就赶回去睡觉了。临走时顺手拿起他家的斗笠戴在自己头上。

        “文慧,你怎么让唐婆婆这么快就回去了。我们第一次带孩子,哪里会啊!”叶有鱼有些焦急。

        他觉得媳妇现在身体虚弱,带不了孩子,自己又不会带孩子,何况是这种新生儿!

        叫文慧的妇人噗呲笑出了声。用手指指着他的脸,说道:“看你脸上的汗水,赶紧擦擦。”

        叶有鱼虽然依旧焦急,不过经过这一打岔,他倒是顿时觉得心平气和了不少。于是老实的拿块布擦脸。

        “看把你慌的,村里那么多孩子,我早就学会很多带孩子的办法了。越慌越不是你了,平时也没见你干活的时候流那么多汗。当心别着凉了。”文慧埋怨道。

        经过媳妇的再次点醒,他彻底冷静了下来,走到床边,看着这个胖小子缩在被窝里安静的吃着奶。

        他拍着自己的额头,说道:“是啊!越慌越乱,看我这脑子。不过,我这不是汗水,外面下雨了。下的不是很大,但挺密的。”

        “哦。那赶紧脱了衣服,早点睡吧。”文慧说完之后。给孩子换了个舒服的吃奶姿势。

        “这就完了?不用我做点别的?”叶有鱼非常不理解。可是看到媳妇那略带吩咐的眼神,他呵呵笑的脱下衣服,钻进被窝。

        这天夜里,雨下的很密,但并不大,说明是小雨,无风。

        初秋的天气不是特别冷,但每下过一场雨后,都会变的冷一点,这是天地在温水冻众生。

        第二天,叶有鱼一家新添了一口人,孩子取名叫叶雨。而在北洲,新添了战事,杀戮四起硝烟弥漫。

        没人知道这场仗为什么打起来,也没人关心。

        五年后,人们议论起来,是因为北州这几年据说气温下降的厉害,物资匮乏到无力养活那么多人了。

        其余四洲都已经支援过他们了,也答应允许他们迁移一部分人到其余四洲。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商量不妥,只好开战,至于为什么会打仗,人们知道的大概就是这样了。

        中午吃过饭,文慧领着小叶雨去往村中心消消食,散散步。

        远远的,文慧就看到村中心大树下围着很多村民们。她带着叶雨加快步伐走了过去。

        “听说了吗?最近北州的人自己打起来了,听说打的可凶残了。据说是因为有很多人不愿意挑起战争,想要好好和其余四洲商量,看能不能把每洲都安排一些北洲的难民。”一个老太婆睁着浑浊的眼珠,毫不含糊的说道。

        “听说了,真是瞎我的了眼。不就是物资匮乏吗?大不了,我们支援他们一点。多大的事,他们怎么自己先打起来了。”一个老头理所当然的说着风凉话。

        “听说他们已经饿死了不少人了。我们中洲虽然富裕,可是他们北州整个都搬过来的话,粮食怕也不够吃的。但是每洲都分一点人的话,应该问题不大吧!”另一个中年男人冷静的分析着。

        “木夏村的老少爷们们好。”说话的人声音很轻,轻到只要注意到他的人都认真的聆听。而没有注意到他的人,也因为情绪的感染,而渐渐注意到了他。

        “别惊讶,在下免贵姓马。”说话的人是一个道士,盘起的头发上插着一根乌黑的发簪。

        他眼眶圆润,鼻梁高挺,细而密集的胡须像是秋草,杂而不乱的扎根在他的脸上。他说话的时候,面带微笑,仿佛是在和你打招呼,让人不由自主的也想面带微笑的和他闲聊几句。

        “我佛慈悲。”突然一声佛号传来。

        众人看去,只见是一个和尚,生的非常俊俏.他眼帘低垂,五官精致,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邻家大男孩理了个光头。他

        抬起头,面容肃穆,说道:“众生无怨,奈何时不待我。”

        一个道士,一个和尚,就这么出现在村中心。

        “敢问,两位师傅来我们村里......”这时村长站出来说话了。

        村长家就在村中心附近,这年头道士和尚不少,但不是化缘,就是化缘。像他们这样不务正业,开口讲道理的还是很少。

        本来和尚化缘是吃个饭,而说道士也化缘是因为他们和和尚一样,都是吃个饭。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化一些缘分,化缘,化缘,化的是因果。

        村长是知书达理,是有阅历的人,他今年已经快九十岁了。

        按照天命,他还有最少十几年可以活蹦乱跳,其时,人的平均寿命为一百岁多点儿。

        自古以来,对于神人的描述大概为静若处子,动若蛟龙,不食人间烟火,飘飘然,融于天地之间......

        人的寿命长了,自然很多人就会想要去学修行,想做神人,但是时间久了,很多人都学的不好,人们渐渐的就又忘记了修行这件事。

        天下之大,教派林立,村长也只是听说过其中一些教派,道教和佛教在往常国还是比较多的,那么,不化缘的和尚,道士出现在本村是为了什么呢?

        “一般像两位这样的和尚,道士,都是化个缘就回来处去了,两位这几天不停的在本村晃悠。是不是有什么事?”村长直白的问道。

        “不瞒你说......”

        “相信村长......”

        道士和和尚同时开口。随即各自都露出真诚的笑容,伸手示意对方先请。他俩就这样维持着笑容,伸着手僵持了足足三个呼吸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