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阴谋

第(1/2)页

莒城的帅帐内,陆渊已等了些时候。

        “查的如何?”

        陆喻之进来时脸上都是霜冻,他胡乱抹了一把,眼中熠熠生光:

        “父亲所料不错,莒城周边确有数队人马。昨夜我们伏击了他们的粮草车马,就势又突围了他们几队主力,收获不小。”

        那商队果然是个幌子,马车里装的全是兵器粮草。

        此前给陆行风献计的那个酒友便是他们派出的细作,昨夜已就地伏诛。

        陆渊点点头,眉头一挑:“那小子呢?”

        “不孬。”

        陆喻之实话实说:“没惹乱子,生擒敌军首领时他也出了力。依我看,二弟经此一事长进不少,大概实在被那细作气的不轻,想一雪前耻。”

        不仅如此,他这一路着实体力惊人,身中两刀,淋着雨冻了一夜,大战之后还能生龙活虎的跟那几个俘虏熬命对峙到现在。

        陆喻之暗自服气,果然是年轻人,血气方刚,精力充沛的让人羡慕。

        “父亲,还有一事要报。”

        陆喻之正色道:“除了兵马粮草,这些人还藏了玄巾、阔刀等物,这些玄巾均未绣红月,是假玄巾军。想必与当日放火烧营的是同一伙人。”

        陆渊神色一凛:“可问出这伙人的来路?”

        陆喻之摇摇头:“军师还在审,这些人嘴硬的很。”

        陆渊还想细问,军师季孝恭已领着陆行风一行人进来了。

        “将军,有新线索。”

        季孝恭快人快语,从怀中掏出刚刚搜到的通关文牒,表情凝重:“这伙人并非我平陆国人,身手做派像正规军,恐怕不是来自江北国就是来自云枭国。”

        帐内众人一时气氛凝重。

        通关文牒并非伪造,说明朝中有人内应。难怪此次平叛一波三折,常有腹背受敌之感。

        此次若他们中了招,莒城之困便解不了。

        届时给他陆家治一个剿匪不力勾结外贼的罪名也未可知,如此,他陆家在南陆的军权怕要拱手让人。

        “看来,朝中有人想借玄巾军之手,削我陆家的势。”

        陆渊怒不可遏,拍的案上茶壶哐当作响,声音也重了一倍:

        “这些世党阉臣,一昧想着争权,手都伸到我陆家锅里来了。那江北和云枭是那么好糊弄的!?这可是叛国通敌的大罪,陆家失势,南陆边关就保不住,边关不保国将不国,他们还当真不怕给平陆带来灭顶之灾!”

        众将被这威喝震的没有言语。

        陆喻之沉吟片刻,突然看向一旁已开始扭筋的陆行风:“二弟,你有线索?”

        众人齐齐向他行注目礼。

        原本抖着胯子歪在一侧的吃瓜群众陆行风,突然被点名,立刻收了玩世不恭的表情,顺便按住了习惯性乱抖的两条长腿,本能的想举起手来行个军礼。

        别的不说,古人这个尊卑有序说话就行礼的毛病他得适应一万年。

        别说,他还真有线索。

        “各位,我只是听说啊。“陆行风讪笑一声:“隔壁谷水县,在连营失火那晚发生一起失踪案,好像是宋尚书的儿子不见了,叫宋离。”

        “宋离那他老子宋明楷也来了陇西?”陆渊满脸诧异:“他一个好好的京官,来陇西谷水作甚?”

        陆行风策略性的摸了摸鼻尖。

        昨天打完仗他兴奋的睡不着,鉴于近期系统又常常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便溜回了穿越来的那条暗巷,想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制胜的玄机。

        他一纯现代人既不会骑马,又没有gps,硬拽着御小龙这个人形导航去的。

        结果一去,那里已被府兵围了个水泄不通。稍一打听,便问了个七七八八。

        宋离那晚迎亲被人劫后,搜了几日还下落不明。

        事涉尚书令嫡子,又是前任宰相的姻亲,个个都是得罪不起的人。

        急得那谷水县的魏县丞满头大汗,四处相问,几个府兵抓着他的袖子也盘查了许久。

        事情到这里,似乎已很明了。

        宋家出自江北,朝中人尽皆知。而通关文牒乃兵部下司发行,正是宋明楷所辖。

        陆渊眼神犀利,沉吟片刻,突然令道:“活捉的这些人,也不必审了,全杀了,一个活口也不要留。还有,假玄巾军一事不可外传,违令者斩。”

        季军师和陆喻之心领神会,行了礼,领命道:“将军英明。”

        只有陆行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古人脑子有包啊,好不容易抓的人,啥也没问到,就杀了?

        季孝恭看他诧异,压不住好为人师的性子,忍不住解释:

        “将军是担心若顺着通敌的名义去查,恐让有心之人利用,牵扯甚广。通敌乃大罪,需上报朝廷交三司彻查。

        就凭乌京那帮人的好手段,今日所抓之人无论出自何处,都定会被人安上江北国细作的身份。届时证据上做做手脚,宋家纵是有三头六臂也脱不了干系。此事,应到此为止。如今的朝堂,禁不住这一场大乱。”

        陆喻之点头,补充道:

        “且这宋家公子失踪的时机太过蹊跷,所有证据都指向一处的时候,反倒可疑。陆家与宋叶两家不睦已久,他两家若因此事失了势,朝中难免有人将陆家视为眼中钉。这锅陆家不能替人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