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老宅拜年风波

第(1/2)页

快年底时,沈文轩想给喜妹买个银镯子。

        虎子娘节省惯了,虽然现在吃喝不愁,但她还是觉得有点破费,孩子还小,也没到定亲的年纪,没必要买首饰。

        沈文轩不这么认为。这半年来,喜妹在店铺里跟着忙来忙去,没有半句怨言,应该奖励一下。

        而且喜妹已经是半大姑娘了,该有些自己的首饰,以后也可以作为私房。

        沈文轩一直把喜妹当成自己的孩子。受现代思维影响,他一直觉得姑娘应该富养。

        他不会和大户人家一样,太娇惯孩子。能够在自己条件下满足的,他尽量满足。

        沈文轩陪着喜妹和虎子娘转了半天。她俩不敢开口要什么,问什么都说“再转转吧”。沈文轩知道她俩是心疼银两。

        沈文轩自己也没有相中的。他觉得很多款式都太沉稳,并不适合小姑娘。

        他回想起现代看到的款式,在银铺里给喜妹定做了一款手镯。

        这款手镯用银不多,但巧在款式新颖,构思巧妙,非常适合少女佩戴。那两个小巧的银铃,更是令喜妹爱不释手。虎子娘看着用银不多,也满意地点点头。

        领银镯的时候,正好有一家小姐逛铺子,她一眼就相中了这只银镯,非要出高价买过来。

        银铺掌柜哭笑不得,解释了半天,小姐才失望地放弃。

        回头掌柜就问沈文轩,自家银铺可否打制同样的手镯拿出来卖。

        银铺和自己的店铺离的不远,沈文轩没想转行做银饰,送个人情也无妨。

        银铺掌柜十分欢喜,凭他的眼光,可以断定这款银镯肯定会畅销。

        最后他投桃报李,免了沈文轩银镯的费用。沈文轩和掌柜都皆大欢喜。

        掌柜也是认出沈文轩是最近知名卤味店铺的掌柜,所以才会这么客气和大方。这款银镯不久之后,还真的成为了热卖款。

        未成年小辈儿给长辈叩首拜年,都是能得到压岁钱的。

        老太太和大房、三房,给喜妹和阿弟每人几文钱。老太太是每人六文,大房三房是每人五文。

        相应的,二房也要给银屏和三房的一个十岁儿子压岁钱。

        本来虎子娘准备了两个荷包,里面都装了十文。她刚想把荷包给出去,沈文轩便拿过来,背过身从每个里面数出了五文钱,他才重新递给虎子娘。

        虽然他背过了身,但是满屋子的人都看到了他的动作。

        大房和三房的人都暗地里骂他小气,沈文轩可不在意这些。他们家可不能越过老太太去。更何况三房和大房也是给的这些,他们家并不丢脸。

        大儿媳还记得之前陈记糕饼铺的事儿。那次让她又丢脸又丢财。如今看到二房过得这么好,她心里更是不如意。

        她瞅了瞅令自己骄傲的大儿子。大儿子如今已是童生,如果再考中秀才,那么他们家就有两个秀才了,这在整个镇上都是非常光荣的事。

        她又看了看文静的阿弟,眼珠转了转,嘴角扯起一个弧度,故作关心的问:“听说玉文也在县里读书,不知道读怎么样啊?什么时候考童生?”

        她还不知道,阿弟和万玉才在同一家学堂读书。

        伸手不打笑脸人,虎子娘也笑着回道:“读得还行,今年开春就要考童生了。”

        “哟,那可挺早了。”大儿媳接着问,“不知在哪家学堂读书啊?我们家才儿在云桐学堂,那可是县里最大的学堂,先生教的可好了。”

        虎子娘淡定地回复道:“可太巧了,阿弟也在那个学堂呢!,”

        大儿媳原以为是在小学堂,没想到和自己宝贝儿子一个学堂。她脸上的笑意渐淡:“是吗?那挺好的。”

        大房儿子万宝义刚才坐在老太太旁边,陪她说话。如今听到回答惊奇道:“居然在同一家学堂?”

        自打万宝平去世后,他也没在意过二房。他以避嫌为借口,也从未过问他们一家。

        当初他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儿子送去了那家学堂。县里人想去都不是那么容易,没想到二房居然这么快就入学了。

        不过即使进了那家学堂也没什么,阿弟之前一直在村子跟着老秀才,想必学识有限。他也不会抢了自己儿子的风头。

        思及此,万宝义脸上露出长辈慈爱的微笑:“在同一家学堂也可以相互照应,倒是好事。玉文有不懂的可以去问问才儿,才儿的学识就是连先生都夸的!”

        老太太满面笑容点点头:“是啊,才儿读书最是上进了。”

        三房也跟着夸奖:“才儿将来定是能高中的!”

        大儿媳找回了面子,得意地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