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沧海遗珠

第(1/2)页

流云斋。

        萧然站在一张条案前,正在欣赏一幅刚展开的水墨山水画。

        这幅水墨山水为绢本设色,看上去年代相当久远,整幅画作已变成杏黄色,边缘部分有些溃烂,还有不少虫咬蚁蛀的痕迹。

        好在画作主体并没有遭到太大破坏,不影响欣赏和鉴定。

        但是,这幅画上却没有画家署名,题跋和钤印也少的可怜,只有寥寥几个。

        就这几个题跋和钤印,还出自无名之辈,不知是什么时候的文人。

        这幅画作中描绘的风景,是西湖春景,因此可以称之为《西湖春景图》

        虽然画作没有署名,但这位画家的画技和功力却相当高明。

        画中的西湖正值早春,如梦初醒般,妩媚迷人。

        湖中横贯一道长堤,堤外柳梢间掩映着曲折的桥梁,使画面上下紧密相连,宾主朝挹,远近分明,空间感极佳,给人以身历其境的真实感。

        举目远眺,远处山峦起伏,林海莽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视线由远及近,碧波荡漾的湖水,花红柳绿的堤岸,星罗棋布的茅舍和舟舫,还有一处位于湖岸的村落,一一呈现而出。

        而在画作的最下方,一叶扁舟正缓缓驶入湖湾,舟上一渔女用力撑着竹篙,试图避开停在湖湾处的几艘画舫,画面极富动感。

        在这幅画作中,画家用精妙的构图、以及高明的绘画技法,营造出了一种烟雾迷蒙、清丽雅淡的气氛。

        点缀在画卷中的人物,打破了画面的沉寂,也传达出了人与景物的和谐之美,给人一种直实而缥缈的美。

        可惜的是,这幅画作并没有作者署名,而且保存状况很差。

        这无疑大大影响了这幅画作的价值,导致这幅画作无人问津,一直放在流云斋的博物架上。

        但在萧然眼中,这却是一件无价之宝,是沧海遗珠!

        至于这幅画作究竟是谁的作品,出自哪个朝代,画作上是否有作者署名,他心里都一清二楚。

        直播间里。

        同样在欣赏鉴定这幅画作的众多鉴定专家和收藏家,此时却一头雾水。

        仔细琢磨了半天,金老这才说道:

        “萧然,这幅山水画虽然保存情况很差,水准却很高,是一幅很不错的艺术品”

        “只可惜没有画家署名,从画上的那些题跋和钤印也看不出来路,无法确定是哪位画家的作品”

        “从作画风格来看,有点像是南宋的马远或夏圭,又似是而非,不敢肯定”

        “我建议你小子拿下这幅山水画,送回国内后,我们再仔细研究一番”

        “从这幅画的构图和画技来说,还是值得入手的,它或许有可能是古代某位大师的作品”

        话音未落,另外几位老爷子也给出了大致相仿的意见。

        虽然大家无法确定这是古代哪位画家的作品,但都提出建议,鼓励萧然收下这幅画作。

        听着几位老爷子的分析,萧然眼中不禁闪过一丝笑意。

        与此同时,他也暗自钦佩不已。

        仅凭视频鉴定,几位老爷子已接近事实真相,快要鉴定出这幅无名画作的真正出处了。

        如果看到实物,真正上手仔细鉴定一番,他们一定能鉴定出,这究竟是古代哪位大画家的作品。

        盛名之下无虚士!这话果然没错!

        而在萧然眼中,这幅画作放射出的美丽色彩和耀眼光芒,准确无误地说明。

        这幅《西湖春景》来自南宋,而且是一幅大师之作。

        隐藏在画中那片莽莽林海深处、被画成两片树叶的两个草书小字,夏圭,则说明了这幅画作的出处。

        不用问,这是南宋四大家之一,艺术大师夏圭的作品!

        他隐藏个人署名的手法,跟范宽在《溪山行旅图》中隐藏署名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或者夏圭就是在学范宽,向前辈致敬,所以才采用这种办法隐藏个人署名!

        事实上,夏圭的画风本就师法范宽,继而将水墨山水发扬光大!

        他通过这种方法向前辈致敬,再正常不过!

        完全可以想见,夏圭在这幅画作中的署名一旦被发现,必定会引起轰动,并传为一段画坛佳话!

        这幅水墨山水画的身价,则会坐上火箭,瞬间扶摇直上!

        综合各种因素,这幅画作的市场价值突破两亿人民币,都是轻轻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