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叶灿的条件

第(1/2)页

马邑郡,再次陷入了热闹之中,科考对于这个时代来讲,并不如后面的朝代那般影响深远,但是叶灿的治下,就有所不同,上一次的科举,深深验证了科举对于普通百姓的作用,比如牛老汉,本来一个庄稼汉,现在是户部官员,原本在城里只有一个破旧的院落,现在家里重新翻新,宅子也大了许多,走在路上精气神十足,再活上个十来年都没问题。

        叶灿举行科举,对于马邑郡的人来说,不算太过于新奇,毕竟离得近,这第二次科举没开始,锦衣卫就一直造势,算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了。

        但是凌敬以及杜如晦就完全的不了解,隋炀帝大力鼓推科举他们是知道的,但是现在乱世,科举早就没了流程,他们没想到反王这么大点的地方竟然搞科举。

        两人不属于一个阵营,但是在叶灿的治下,他们却属于同类人,都是外人。经过叶灿的多番折腾,鄯阳县的商业活动受到了巨大影响,一般的商贾人士现在都不敢来这里了,动不动就打仗,并且歼灭突厥人的消息已经在商贾之中传开,以商人们的精明,突厥肯定不会吃了这个亏,将来必有一场大仗要打。

        分割线

        鄯阳城外的一处山丘,山势比较缓,远看如同一条笔直的斜线。山坡上,被开垦出了一道道良田,田地里一片片嫩绿的草叶平躺在土壤上,农民一个个的在小心翼翼的提着水桶,拿着水瓢,给这些草叶浇水。

        凌敬以及杜如晦,在城里闲着没事,就走到城外,来到这田间地头,他们的目标是共同的一个,就是土豆。

        土豆的名头,是他们来到鄯阳县听到的最多的两个字,曾经还被善良的百姓给了两个尝了尝,当时大为惊奇,后来又知道了土豆的产量,两人都是有智慧的人,深切知道土豆对他们各自势力的重要性。

        现在,他们两个表明了身份,闲着没事,就结伴来到田间,亲自查看土豆,确认一下是否如百姓们说的产量。毕竟他们都是这个时代金字塔顶尖的人物,想要在这种事情忽悠百姓一下,对他们也不难。

        “老汉,田里种的是什么东西啊,在下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田里长过这种模样的庄稼。”杜如晦来到一位老汉旁,客气的问道。

        正在忙着农活的老汉,看到杜如晦以及凌敬二人一副书生打扮,凭借说话的口腔,不像是马邑郡周围的人,眼神在二人身上扫视,提防的问道:“不知两位是?”

        “哦,我们两人来次别处,到了这里,发现你们的田里种的东西我们那边种的不同,所以一时好奇。”杜如晦客气的说道。同时心里觉得这名老汉有些不同,一般情况,他们这种人物,与普通的农民打交道,农民都会客客气气的,十分尊敬,并且眼神中充满了敬佩,毕竟他们文人一般时候,地位都要高人一等。

        “嘿,外地来的?那就恕老汉不能相告了。”一听两人不是本地人,老汉果断拒绝了回答。

        “这。。。”杜如晦一时间有些接不来话,觉得这个老头儿实在不讲礼节。

        “咳咳,这位老汉,我们二人并无恶意,刚才没说清楚,我们是外地来的不错,不过我们是与你们大王的客人。”凌敬察言观色的能力极强,就老汉说话这个功夫,已经把这个单纯的老汉心思摸了个清楚。

        “你们是大王的客人?”老汉眼珠子乱转,显然在确认凌敬话的准确性。

        “正是,说实在的,我们知道你们地里种的是土豆,只是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东西,所以前来请教,你们大王公务繁忙,土豆在鄯阳到处都是,这种小事也就不劳驾你们大王了,所以我二人才会来这田间查看。”凌敬如实坦诚的说道,他是寒门子弟出身,对于老百姓的想法都很清楚,知道如何与他们打交道坦诚,因为百姓们大部分都是比较朴实的。

        “嗯这位公子说话倒是实诚,行吧,这在鄯阳确实不是什么隐秘的东西,你们有什么尽管问老汉吧。”凌敬的话,老汉听着舒坦,就喜欢这种实在的年轻小伙子,于是便答应了。

        杜如晦一脸的没趣,老汉没给他面子,不过以他的境界,也犯不着与其置气。

        “这土豆,我们在路上听说,亩产十五石,不知是否是真的?”凌敬问出了两人最为关注的问题。

        “嘿,这个你倒是问对人了,我原本是鄯阳城冯家的佃农,后来大王占领了这里,拿出了土豆种子,当时大王手里缺人,就让城里的大家族出人种土豆,大王曾说过,这是土豆头一次在世上种,老汉有幸就是其中的一员。当时大家都听说了,土豆亩产十五石,大家都以为是假的,但是最后土豆成熟收果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可都是亲自参与的,最少十五石,有的地好的,达到二十石都没问题。”老汉侃侃而谈,他一直觉得参与第一批种土豆是他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