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上朝

第(1/2)页

周汤最头痛上朝,原以为他会坐在豪华椅上,底下朝臣奏折呈上,有话说话,无话回家,一天任务结束。后来发现,那把豪华椅成摆设,原因是所有人穿的裤子,无档,坐下来,抬腿动脚,容易露光。被人不耻,不尊重人,不成体统。

        幸亏他是皇帝,也没人挑刺,不过入乡随俗,他也不能太过,脱鞋就脱。后来想起,那个豪华椅,不是椅,是蹋,躺着坐着都可以。

        天亮时,由太监刘总管掌礼,凡有奏折的大臣依次进入殿门。宫中两侧,威然站立御前将军、御前兵丁守卫,后面摆些兵器、旗帜,作为威吓,肃穆严谨。

        刘总管传言“趋”,殿下的林太监说“陛”,数百人入殿。

        功臣、列侯、将军及其他军官在西列队,向东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东列队,向西而立。周汤目光扫过,那些曾经聚义堂见到的曹军遗臣,被派在后列站立。

        然后,依旧爵位的高低,刘总管宣示依次上殿。接着,周汤乘辇出房,宫女们执帜而传警,引低职位的吏员依次奉贺。这时,除几位王爷公主外,下面所有人站起来行礼。

        接着,开始“酒会”,宫内侍从坐在殿上,全部伏下,以来宾尊卑依次敬酒。几杯酒后,刘总管宣布“罢酒”。

        御史在场内执法,见到不依礼仪的人便立刻把他带走。整个酒会过程中都没有人敢喧哗失礼。

        在朝官员每五天洗沐一次,并且放假一天。因病可以告假,病假最多是三个月,超期一般要免去官职,而经常上朝有事的大臣,可以去内宫跟周汤直接汇报工作。不过,最近皇帝常请假,这些仪式有一段时间没摆,周汤也变得生疏。

        马超、魏延走后,看到朝内几位面孔生疏的大臣,他还有点不适应。不过,今天有事,他必须要把心中疑虑说出,正好听到他们不同的见解,以便决定何时发兵攻曹适合。

        “众位爱卿,招唤聚集,发兵洛阳之日已适宜,想听下众卿家意见。”

        听到此话,所有人面露震惊,和平安稳日子没过两天,怎么又打仗,听到与东吴战势,尚在休养,刘主公三位兄弟刚死,国内局势未也未平息,不少刘姓家族还在争权夺势,想要光复刘姓地位。不过,这些话都是私下说,别人敢这么与皇帝直抒胸臆,不等砍头才怪。

        都不说话,周汤就点名了,“费祎、蒋琬、董允三位重臣,可有说法?”

        这个费祎是刘备手下性格刚直的人,说话直爽,待人真诚,颇为廉洁,家无余财,也受到诸葛亮的重视,后期成为蜀国的重要人物。

        而那蒋琬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养,累官丞相长史兼抚军将军,成为诸葛亮的继承者。举止端庄,品行正派,而且稳重有威严。作风不拘一格,这样的人,脑子也是非常灵活的。

        董允,其父董和跟随刘璋,担任益州太守。董允少时与费祎在蜀中名闻遐迩,董和认为他们两人优劣难分。有一次,董允与费祎同往参加许靖之子的葬礼,董和给了他们一辆简陋的车驾,董允觉得耻辱,因此神色不安,但费祎却安然自若。董和知道后,于是认为费祎的德行方面要优于董允。

        三个绝对是除诸葛亮外,文臣里顶尖高手,见多识广,一个性格直,一个性格多变,另一个重视礼数。

        没待三人说话,旁边急躁地站出一人,“臣杨仪有本奏,想听陛下见解。”

        听到杨仪两字,周汤眉头紧皱,史上称,这个曾受诸葛亮遗嘱谋略,与魏延争斗,互说谋反而成祸端的人物,原来是一个瘦高挑的男人,袿衣,琵琶袖,下摆直裾。

        “陛下,如今诸葛先生两胜,士气正旺,神器营准备充足,几位战将英勇善战,洛阳之城虽墙厚楼高,亦不过神威大炮三响,土崩瓦解。”

        费祎不悦,起身做揖,“陛下不可莽撞,想那曹丞相中原势力深厚,多位世家财力支持,以我周朝这十万兵力,纵然攻下洛阳,亦无法坚守,反而累赘。”

        董允一挽长袖,也加入辩论,“曹操出生世家,父亲是曹嵩,曹腾的养子。是由夏侯家族过继给曹家的,曹家为官家,夏侯家是豪门世家,致使曹操从小接触的人,如乔玄、许子将、都是当时的名士,再加上曹操本身聪慧过人,博览众家之所长,除了军人的霸气外,更有着文人的儒雅,出口成章,得到了当地大部分文人的仰慕,声名鹊起,是当时毫无争议的名士。”

        周汤听得不知怎么办,难怪遇事不能商量来商量去,什么事一到嘴里,肯定有正反两种观点,都有道理,都不知道哪个轻哪个重。

        蒋琬见周汤蹙眉,知道为难,只得上前打圆场,“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亦可皆取之,双管齐下,虽费周折,却为保全。”

        周汤转头问几个曹军遗臣,你们怎么看的,比较了解曹操,他那个儿子曹丕印象如何?

        那位与李韵父亲要好的文臣赵治中(管理文档资料)也站出,“曹操收得青州黄巾军,此部因以太平道,坚而不垮得名,此可令人生畏。那所谓世家大族,士族,据说就是服膺儒学的豪族,披着精通儒学外衣,依靠对儒家经典进行曲解累代得官的地方恶霸。亦被曹氏所蛰伏,何况还有些与其藕断丝连的夏侯家、司马家、公叔家。势力之广,令人恐惧!慎重再慎重。”

        那个有些胆小的许参军也唯唯诺诺地站出来,做揖道:“拨去云雾,当初那曹操所领兵丁,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也并非非妄言,的确要谨慎。”

        不用对比,明显喜欢安稳的人,打架谁都怕,周汤也怕,可他还想当这皇帝,不想被砍头。此事且放下,再议吧。挥挥手,大家散去,各找各妈,别来烦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