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疑难杂症都来找我

第(1/2)页

关于霍崇术后感染的事情,江慧嘉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手术做得再好,患者术后要感染那也是挡不住的。更何况当时的手术环境还很简陋,这样一来,霍崇术后感染的几率也就更高了。

        到术后第三天,霍崇发起了高热,并伤口发红,缝合处高高鼓起。

        江慧嘉顶着寒风进了盛通镖局,打开医药箱,拿了剪刀剪开霍崇伤口绷带,又是一剪子下去,伤口缝线被放开一针,顿时,充盈在伤口下方的脓液就争先恐后地顺着小口子往外流。

        原来这伤口里头早就灌脓了!

        “蒲公英,鱼腥草。”江慧嘉道。

        白果端来早先就煮好的蒲公英鱼腥草汤剂,江慧嘉用镊子夹了棉纱布,浸泡过药剂后,就直接夹着纱布伸进伤口里,为霍崇清洗伤口。

        并对白果和刘思源解说关键,一旁林大夫也在旁听。

        “患者感染高热,应以柴胡退热,并加五味消毒饮。”江慧嘉道。

        “五味消毒饮?”刘思源眼睛放光道,“这方子我不曾听过,莫非是先生自创秘方?”

        江慧嘉所知的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该书堪称医学宝典,由清朝乾隆年间太医吴谦负责主编修。

        这套书在大靖朝自然是没有的,所以五味消毒饮对此时的人而言堪称秘方。

        江慧嘉道:“非我自创,也是学自前人。”

        当然,并不解释具体是从哪里学来。

        一边开了方子叫白果抓药,白果拿着药方紧紧攥在手里,一些字影儿都不给刘思源和林梓瑞看到。

        林梓瑞自觉回避,刘思源摸着鼻子转着眼珠抿了抿唇,随即也垂下头。

        如今流传的经方,大多出自《伤寒论》,或《金匮要略》、《千金方》等。是名著中的经典单方,认真学习的大夫都能知道。

        但各家用药偏好不同,在具体病例中,用法也不同,这些就是各人本事了,旁人复制不来的。

        除去牵涉太大的制药秘方,一般的汤剂单方江慧嘉其实并不介意公开给人知晓。

        这些单方说是秘方,但要是放在现代社会,所谓“秘方”,哪里不能看得到?

        医学院里头还公开授课呢,什么“秘方”不能轻易查到?可是最后真正能够成为名医、大医的医学生又有几个呢?

        所以说,敝帚自珍完全没有必要。

        但大靖朝的时代国情就是如此,白果现在做出这副保护江慧嘉利益的样子,江慧嘉也绝不会主动提出,叫白果把方子拿出来给刘思源和林梓瑞看。

        真这样的话,那未免就显得她太傻白甜了些。

        此后,霍崇的病情在江慧嘉的悉心用药中很快好了起来。

        过了感染高发期,接下来的治疗就是水磨工夫了,主要靠的还是调养。

        在冬雨中,腊八节很快到来。

        江慧嘉原定是要在十二月初再开一次义诊的,可这雨连连绵绵地下,天公不作美,她却是有心开义诊,也无力实施。

        而府城内外汹涌的流言,她也渐渐知晓了。

        这流言起得这样凶猛,江慧嘉以为,绝对是有人在背后推动。

        这样的流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