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楚歌,你还来?

第(1/2)页

“压上!继续压上!”

        曼奇尼挥舞着手臂,要求队员们继续保持进攻。

        另外一边。

        AC米兰的主教练米哈伊诺维奇,神色有些凝重起来。

        在领先三球的时候,他不认为这场比赛会有什么悬念。

        但是,当楚歌打进一个奔袭进球之后,米哈有些犹疑了。

        他敏感的察觉到有些不大对劲,但是这个时候怎么调整,却很难。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米哈发现,国际米兰的阵容,在约维蒂奇离场之后,只有两个地方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一个是佩里西奇。

        这位左边锋经常撤,有时候甚至会撤到边后卫的位置上,协助左后卫特莱斯防守。

        国际米兰首发的左后卫是小胡安,但小胡安在一次拼抢中受了伤,曼奇尼用巴西后卫特莱斯将他换了下来。这场比赛,也是特莱斯在国际米兰的首秀。

        另外一个变化,是楚歌。

        楚歌把右边锋交给了替换约维蒂奇的帕拉西奥,自己站到了上半场约维蒂奇所在的前腰位置。

        不过,米哈发现,楚歌的特点与约维蒂奇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

        同约维蒂奇一样,楚歌拿球能力能强,技术出色。但是,楚歌更喜欢撤拿球,而且经常性的拉边。每当佩里西奇撤很深的时候,楚歌就会来到左边锋的位置上,随时准备接应佩里西奇的传球。

        楚歌的速度比约维蒂奇快得多。

        他在反击中的个人推进能力,是约维蒂奇所不能比的。

        约维蒂奇在阵地战时的摆脱分球能力,或许比现在的楚歌更强一些。但是,在反击战中,他明显不如楚歌。

        那么。

        问题来了。

        为了防止楚歌的反击,AC米兰需要收缩防守么?

        米哈有些拿不定主意。

        在赛前,米哈对国际米兰的阵容有过细致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支国际米兰攻强守弱。

        特别是米兰达的缺席,加上国际米兰的防守球员里神经刀比较多,因此,他们防守不稳固。

        由于这个原因,米哈给米兰制定的战术打法,就是强攻。

        以攻代守。

        他的这种战术,效果非常好。

        上半场米兰的三个进球,就是这种战术的直接成果。

        如今,如果改变战术,让球队保守的进行防守,放国际米兰来功,那么,这领先两球的优势,足够让球队获得比赛的胜利么?

        米哈不太有把握。

        当一个战术成功时,米哈通常倾向于以不变应万变。

        但是,楚歌又不能不重点盯防。

        米哈想了会儿。

        他把波利叫了过来,让他去热身。

        米哈想在适当的时候,把波利换上去,让他去贴身防守楚歌,限制一下楚歌,看看效果如何。

        楚歌也在想着办法。

        他明白,只进一球,并不能改变球队被动的局面。

        剩下的比赛,他必须帮助球队打进更多的进球才行。

        比赛踢了这么久,楚歌基本也明白米兰队几名防守球员的特点了。

        他们的速度都不如楚歌快。

        不过,足球毕竟不是一个短跑游戏。速度可以帮助你获得优势,但并不能确保你一定就可以过人成功。

        楚歌发现,米兰的德西利奥有时候站位不好。

        尽管他的速度不慢,但是楚歌从他这里获得的机会,却是最多的。其他几名后卫,虽然速度都不如楚歌,但是站位比较好,彼此之间还有协防,而且手上都有一些小动作,让楚歌在过人的时候比较难受。

        而米兰的后腰库茨卡,在一次被楚歌过掉后,背后拉人,被主裁判吉安卢卡罗基出示过一张黄牌。

        楚歌牢牢记着这一点。

        库茨卡身背黄牌,他的防守动作不能太大,这是楚歌可以突破的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