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墨武战韬

第(2/2)页

国之爪也。兵法运用,皆在棋上。

  正邪黑白要分明,其子纵横布满坪,试问何来先一著,回首蓦然纵云清。

  正与邪之分,何为正,何为邪,正,乃行之善,邪,乃行之恶。

  何谓非邪亦正,何谓非正亦邪,非邪亦正,行不为恶,非正亦邪,行不为善。

  善与恶之别,何为善,何为恶,何谓行善,何谓行恶。

  善,行之处世圆融,谈有理之言,乐有道之举,以有理之言,有道之举,行有义之事。

  不求代价,不求回报,只求心足意满矣,意谓行善。

  恶,行之霸道横野,喜无理之言,乐无道之举,以无理无道之行为,而乱无义之事。

  只问代价,只待回报,欲心不足贪矣,意谓行恶。”

  白亦非一边听着内容,一边看着棋盘上不断增加的黑白棋子,若有所思。

  就在此时,只听白秋霜话锋一转:“这个你先记下,以后要不要用,会不会用,看你个人。”

  言罢,继续讲道:“将兵者,四正四奇。

  正者,一曰心;二曰情;三曰名;四曰利。

  心者,士卒为之共理;

  情者,士卒为之甘饴;

  名者,士卒为之荣辱;

  利者,士卒为之死命。

  得四正者,万军之心,是为将才。

  奇者,一曰大军,二曰踵军,三曰兴军,四曰分卒。

  兴军者,前踵军而行,合表乃起。

  去大军一倍其道,去踵军百里,期于会地,为六日熟食,使为战备,分卒据要害;

  战利则追北,按兵而趋之;踵军遇有还者,诛之;

  所谓诸将之兵,在四奇之内者胜也。”

  “先生所讲兵法,不知是出自百家中的哪家?”这种以正邪之说暗喻攻守之道的兵法,白亦非还是头一次见。

  “此一兵法,唤作墨武战韬,凡学习者均以口耳相传,劳心切记,是墨家的高等教材。”

  在九界,墨武战韬只有九算或者九算预备人员才能学习,可以说是墨家的高等典籍。

  “墨家...怎会?”白亦非有些讶异,墨家向来善守,墨守成规这词已经深入人心。

  这种重防之下趁机出击,强攻之时坚固防备,在攻守轮替交换之间,诡谲莫测,变化无常的兵法,怎么可能是出自墨家。

  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兵者,诡道也,也是国之爪也。

  真正的兵法,乃是适用于实战之中,绝不可墨守成规。

  但可自成一格,凡遇变化生变化,变化之中再寻其变,千变万化,万化无穷。”

  白秋霜接着说道:“墨子在《七患》中也提到过: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所以,我说的这确实是墨家的典籍。”

  “先前之时先生讲自己出自鬼谷……”

  “哈~这并不冲突,而且,你也即将要袭爵了,有这个条件,多读些百家经典总是没错的。

  不一定要去运用,开阔一下眼界也是好的,等你读多了,便如我这般了。”

  这是真话,虽然读书更多的是徐福,但白秋霜本身,也读了不少。

  九界的墨鬼两家,作为传承最悠久的学说,吸收点别家的典籍来武装自家,也是正常的。

  尤其是墨家,九算带艺入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墨家典籍的多样化发展,反正只要核心不变就行了。

  再比如说,九界是没有阴阳家的,不管是道域的阴阳学宗还是东瀛的阴阳师,都是从鬼谷一脉分支出去的。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