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水淹大梁

第(1/2)页

  王贲厉兵秣马三月后,隆隆大军驶出边疆,进驻魏地。

  全军一路势如破竹,士气高涨,冲着魏国城池弥漫开来,开启“闪电战”,星夜奔赴前线,千里袭人。

  鸡鸣时分,隆隆吊桥刚刚放下,王贲的大军已经悉数赶至,如同乌云般涌入城池,将守军悉数斩首,然后大军奔袭下一座城池。

  魏国城池在守令的带领下,纷纷投降,只是少数忠勇之士负隅顽抗,对秦军造成微不足道的损失。

  连续五天拔掉六座城池,令魏国军心溃散,难以顽抗。

  秦军在战场上轻松杀敌,腰间悬挂着敌人的头颅,手中挺着长矛如飞吼般冲锋陷阵。

  前线的捷报不断传往章台宫,秦王政大喜过望,下诏王贲军在一月之内,攻下大梁,全员赐爵一级。

  同时,秦军大捷的消息也在告知天下,秦军势不可挡,再也没有任何国家能躲过秦军的猛烈轰击,天下归一的大一统格局指日可待。

  魏国自马陵之战、伊阙之战后,大势所趋,信陵君死后再也没有雄才,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百年前,魏文侯用李悝变法,魏武侯用吴起变法,使得地处苍茫无垠大草原的魏国迅速富庶起来,商贾汇聚,百工云集,水路宽阔,官道交织,与临淄、咸阳、赵国邯郸并称天下四大都会。

  大梁城还能包容接纳了天下各色人物与列国滚滚财货,是诸侯国人才的汇聚之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才可以在这片水陆交汇之地施展拳脚,弥漫出一种战国独有的奔放张扬与自由进退精神。

  可惜魏国两大国君积累的强势国力,丰厚的家底,被魏惠王、魏襄王、魏昭王三人给曝光了。

  三代君王疑心重重,先后错失了三位国之栋梁,治国之才商鞅,纵横之士张仪,邦交之臣范雎,而这三代名将都来到秦国,被求贤若渴的秦君看重,官居高位,使秦国锦上添花,如虎添翼。

  似乎是上天不想让魏国灭亡,魏昭王的庶子信陵君魏无忌是军政奇才,也清魏的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广招门客,礼贤下士,门客多达三千人。

  因为信陵君的存在,使得魏国十年内没有遭到列国征伐。

  而之后信陵君窃符救赵,声威大震,解救赵国于危难之际。

  可惜魏王增也因嫉妒才能,担心功高震主的信陵君弑君篡位将其罢免。

  信陵君从此心灰意冷,每日沉溺酒色,不仕朝政,抑郁而死。

  自此之后,魏国再也没有贤臣良将,因此秦军如履平地一般拔掉魏国城池。

  可当王贲率领大军赶至大梁城外时,慷慨激昂的斗志被大梁的金石铁壁所冲刷。

  大梁城固若金汤,无疑是天下最坚固的大都,外城墙高十三丈,墙厚十丈,内夯土而外包石条。

  这样如此金城汤池,即便是巨型投石器,在五百步之外,投掷巨石,就算砸到上面连个大坑也出不来。

  护城河上的几座大石桥也被摧毁,足以可见魏国殊死一战的决心。

  王贲的计策便是困住大梁城,如同白起围困长平之战一样,等赵军精疲力竭,饥肠辘辘时,便会主动投降。

  但经过调查,魏王增已经在大梁城内囤积粮草,精粮数千石。

  王贲露出狰狞的面容:“魏王增真会过日子,精粮足足够城内百姓吃上一年!”

  “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