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百家辩论赛

第(1/2)页

  秦王政十六年。

  大秦帝国横扫寰宇,平定九州。

  对于幅员辽阔的新帝国,如何妥善治理,成为了秦王政必须要面临的新的难题。

  因此,秦王政对天下宣召:“朕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实现中华大一统,六国之内,但凡能够协助孤王妥善治理者,朕定以国士之礼相待!”

  王命诏书下达后,除法家之外的其他各派纷纷面色激动,想要入咸阳试探一番。

  三日之后,来自六国的贤臣能士,如同洪流般涌入函谷关。

  这些贤臣有的是来自孔孟之乡的儒生,有的是来自燕赵苦寒之地的侠客,有的是饱读黄老之术的道者。

  第二波求贤令声势浩大,秦王政感慨万千。

  除此之外,秦王政眼神中也闪过一丝厉色,下令黑冰台刺客对六国的仕子严密监督。

  毕竟,秦王政对他们还并不信任,万一潜入间谍、刺客,对秦国的损失定是难以估量的。

  大秦的江山摇摇欲坠,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要了帝国的命,因此,秦王政不得不小心谨慎,  提防六国仕子的异动。

  六国仕子入秦后,还是如同往常一般,  仕子们暂时进入林清阁。

  而在林清阁内,  一场辩论赛悄然而至!

  很显然,  他们都是对大秦酷吏苦民之法的辩驳。

  儒生淳于越率先拱手道:“列位贤臣,淳于越在此发表粗鄙之见,  望诸位见谅!”

  “始皇帝陛下,包举宇内,扫清六合,  实乃明君也!”

  众人微微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

  淳于越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按理说儒家崇尚仁德仁政,应该批判秦王政为暴君,怎么改口称秦王政为明君?

  淳于越倒是没有在意众人异样的目光,  恭敬道:“陛下没有在意儒生对大秦的批判,  而是放低姿态,  请诸位入秦,  足以可见,当今陛下胸襟宽广,  并非等闲之辈!”

  “秦国尚武好战,  秦法严密细致,天下皆知,但天下一统,倘若继续用法家之道,难以妥善治理秦国!”

  两句话脱口而出,众人颔首,  显然对他的想法深表赞同。

  秦法严酷苛责,  老秦人已经习惯,自然不会有怨言,但山东六国百姓对秦法的态度并不友好,难以忍受秦法的严酷。

  如今天下一统,继续固守法道,难免有些不妥,应该以法家为根基,结合其他学派的优点治理国家。

  淳于越见众人点头,嘴角泛起笑容,继续表态道:“因此,淳于越认为秦国应以法家之道为基石,  结合儒家思想,  仁政治国!”

  此话一出,不少儒家弟子纷纷夸耀淳于越“识大局,懂大势”。

  但也有不少人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短暂的沉默后,终于有人一拍青铜大案,厉声道:“淳于越之见,着实迂阔也!”

  淳于越目光犀利,直勾勾看向不远处的老者,伴随着众人的目光,那人率先拱手道:“在下黄石公!”

  众人眼前一亮,黄石公婴儿时被弃于黄山,谓之黄公,他的贤明足以和鬼谷子媲美,更是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