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五章 星火燎原

第(1/2)页

  月氏国最初位于河西走廊一带,它的势力范围与河西走廊东部的匈奴、及敦煌一带的乌孙形成碰撞,呈三足之式,但不鼎力。

  当时,月氏国的整体实力要强于匈奴与乌孙。

  所以三个国家的生存法则是,匈奴头曼单于将长子冒顿送往月氏做人质,乌孙则被月氏击败后依附于匈奴。

  击败乌孙之后,  月氏将祁连山及敦煌一带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后来局势改写,缘于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之下,变得强大,冒顿率领大军洗劫月氏。

  冒顿单于派出了右贤王与乌孙国组成的匈乌联军,给予月氏国重创,第二年春天,右贤王再次征调大军,  月氏国遭受灭顶之灾,国王的头骨还被做成酒器。

  经受两次攻击,月氏国战战兢兢,自觉无立锥之地,于是大部分西迁,余下少部分的老弱病残则与羌部落杂居。

  西迁的那部分最终在伊犁河流域定居,建立月氏国。

  而原本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月氏地落入匈奴手中,便是这次大军北征的首要目标。

  隆隆大军踏入河西走廊西部,河西走廊含有一片肥沃的草原,数年前已经纳入秦国版图,而河西走廊的茫茫沙漠才是匈奴的领土。

  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大漠孤烟,令匈奴雪上加霜,还好数年前将月氏地占领,霸占了月氏草原,右贤王的部落才得以生存。

  根据雷达画的一条线,可以直接抵达匈奴右贤王庭。

  但蒙恬权衡利弊后,陈词道:“不可!倘若我们直接挺近大本营,反而会遭到围剿,  对大军不利,还不如稳扎稳打,逐步蚕食。”

  但蚕食并不代表慢,而是一场闪电战,大军没到一处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遍地里尸体罗列,尸臭在空气中弥漫令不少人忍不住呕吐。

  蒙恬下令,但凡遇见匈奴立斩不赦,本次的目的是消灭反抗力量,除了妇孺儿童,任何人都不准放过。

  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营帐内突然穿出万名铁骑,令不少人瞠目结舌,他们来不及拿起武器,就要死在秦军的刀枪剑戟之下。

  一旦反抗,他们只有死路一条,而投降则被押送至大秦境内,美其名曰保护,实则是让妇孺儿童负责舂米,匈奴士卒负责城旦。

  但依旧有不人前赴后继的投降。

  毕竟,  右贤王庭刚刚经历一场巨大变动,  士卒还没有认可这位新的右贤王,因此没有必要为他卖命,便只能投降,活着比死去要好很多。

  因此,边疆的匈奴领土被迅速征服,几乎没有遭到反抗。

  看来匈奴的确遵守了盟约,没有在边疆设防,不过这倒是省事。

  大军继续驰骋,却在河西走廊北部一座山脉处,遭到一股小规模袭击。

  匈奴士卒大约五千人,埋伏在山脉出突然从两侧杀出,挎着战马骑下山坡,冲向蒙恬大军。

  蒙恬本以为匈奴会凝聚所有力量战斗,但没想到仅仅是五千骑。

  蒙恬一声令下,大军迅速变换阵型,左手执长戟,右手执厚盾的士卒陈列在大军面前,当骑兵逼近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