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计划新镇(五)

第(1/2)页

,最快更新升迁笔记  !

        当然,王文超的空闲也只是暂时的。大半个月之后,上佳集团再次来人,与大浦镇详细地商谈了差不多一周时间,然后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的总价值达五个亿。因为其不仅仅只是包括五个种植园在内的将近四千亩地的投资,还包括其余一些附带的投资。这笔投资额非常的巨大,以至于,当合同正式签署的时候,大浦镇好几个人都兴奋的没有睡着觉,这其中就包括王文超。按照大浦镇协议上的,在蓝莓基地三年之后全部投产的时候,他们还会在大浦镇开办一个加工厂,这笔投资也不小。这是必然的事情,将近四千亩的的种植园,如果他们全部把成熟的果实拉到现在的工厂去进行加工,这笔运输费用都是天价,建立后续的加工厂那是肯定的。王文超仔细想着,如果自己离开了大浦镇,那么,农业合作社将是他留给大浦镇最大的“遗产”,王文超可以肯定,之后后续的领导一直坚持发挥合作社的优势,那么,大浦镇当地的老百姓即使一百年之后也还是能够得到合作社给予他们的利益。

        当然,投资是巨大的,但是,大浦镇不仅仅只是得到了实惠不需要做事,相反的,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虽然已经到了年底,但是,王文超还是想让上架集团能够在明年年初之后就开始上项目,不能耽误人家明年的第一季种植,所以,在年底的时候,王文超就亲自挂帅成立了一个协调小组,专门针对上佳集团这个土流流转的事情。在年底之前的这段日子,王文超几乎每天都在村里跑着,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还要忍受老百姓的不理解,以及辱骂,最严重的一次是犹豫要迁一个老婆婆的祖坟,直接被情绪激动的老婆婆给泼了一盆子凉水。对于这种情况,王文超除了忍还是只有忍,他不可能像当初宁致远做的那样,直接叫来派出所抓人吧?那样自己可能是可以出得了一时之气,但是,对于工作却是于事无补,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而且,王文超其实也是能够理解老百姓的,毕竟有些传统的思想观念在老百姓的脑子里已经是根深蒂固了。王文超能做的,只有不停地劝说,讲道理,讲利益,给老百姓分析利弊。王文超带着一众人在牵涉到土地的四个村里跑了差不多一个多月,直到年底了,才总算是拿下了一个村。另外三个村里,有两个村的问题已经不大了,几个闹事的村民都已经被摆平了。剩下的一个村是问题最大的,年前的时间肯定不够了,王文超只能是等到第二年才来继续。

        与此同时,宁致远那边关于新城镇那边项目也有所发展,宁致远在王文超的指引下,赶在了年底之前,在望田村那片地的集中区建立了一个上一定规模的菜市场,要知道,菜市场只能算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