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连山镇(二)

第(1/2)页

,最快更新升迁笔记  !

        “是说下面乡道吗?”王文超第一反应是想起方街那坑坑洼洼,还有小流氓占山为王搞非法收费的乡道。对他来说,方街镇就好比是劣质酒,碰上一次头痛好久。

        “不不不。”梁勇连连摇头,“乡道来说,连山维护的还算不错,听讲他们定期做养护,路况比方街那边好得多。也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在底下瞎搞。”他指的当然是小流氓收费那事。“但是像下面的养殖场、茶园还有一些自家搞的小厂,都在村里面或者山林里面,乡道覆盖不到,路就不怎么好,很多地方都是靠自家在门前铺一段石板。像这样晴天还好,雨天就满地泥水,又是山地,车是不敢开进去的。就可惜得很,像猪肉、茶叶往外运输就不方便。去年过年本来准备开车去他们那采买年货,结果赶上雨夹雪,连着几天路没法走,没办法随便到超市买的东西。”

        王文超皱皱眉:“那怎么没修路呢?”话刚问过就想起来,这不是跟何不食肉糜一个道理么。已经到村里了,属于村道范围,修起来难度是最大的。但是国家对村道的建设也是有标准要求的,而山区的道路修筑难度有多好,不言而喻。修得不好还不如不修,白白投入大把钱用几天过几辆车就裂缝塌方,会更危险。而且像碧山这里的山区,大部分乡镇村庄都可以用地广人稀这个词来形容,要想让村道覆盖住村里的主干道,还要考虑到村里农业、厂房的情况,道路要修多长?投入资金要多少?比平原正常乡村,恐怕要多一倍。这些都是难题。别的不说,资金投入就是个最大的问题,第一关就能把村道卡死在起点。国家对于村道是有补助的,一公里最多五万块,但是修起来的话,实际上一公里最少要十五万,也就意味着老百姓要出剩下的十万,这样的话,十公里就是一百万,只能老百姓分摊。碧山县穷成这样,很多村里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就算国家补助给足,剩下的老百姓分摊也还是出不起。王文超在平阳时,自己就操心过黄石村修路的问题,对于这块,他算是半个专家。当时忙前忙后出钱出力,来来回回找人加上自己跑了多少趟,自己投了一千多万进去,最后才把路修起来。碧山这样的贫困县,领导班子又是杨亚军说的那样,谁会像王文超那样傻自己投钱修路?最大的可能就是,压根没人管过这事。

        一说到修路,王文超又想起那个国道的收费站和乡道,忍不住摇摇头,碧山的道路建设、维护和管理,实在成问题。要想富,先修路。碧山的路啊,大部分地方还没修起来,好不容易先修起来的地方还乱收费。真是简直能把人鼻子气歪。

        梁勇察言观色,看王文超陷入沉思,忙打岔道:“没事的书记,现在是晴天,路没问题的。要是觉得有问题,您是书记,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把路修起来不就好了?”

        王文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