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妄想症(二)

第(1/2)页

第九种”内心被揭露感妄想症”,又称被洞悉感妄想症。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别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内心想法的。至于被洞悉感的产生,常见到有下列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患者虽然坚信上述想法是正确,但却说不出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想法的,以及根据什么才有这种想法;第二种情况与前一种情况有所不同,被洞悉感在其他精神症状的基础上,患者才做出的病态的推理很判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第十种”情爱妄想症”,情爱妄想症也叫钟情妄想症。妄想症是思维变态的一种主要表现,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这类患者大部分在18~25岁阶段,且在女性中较为常见,但也可在男性身上发生,钟情妄想症的前提是患者首先认定自己被钟情,一口咬定是对方先爱上自己。

        第十一种”暗示妄想症”,这种妄想比较特殊,患者会把其他人对于你的某些举动认为其中带着某些暗示。有好,有坏因人而异,因此经常会造成出很多误会,而导致其他等方面的精神疾病。

        另外,依照妄想症的发生过程,也可分为两类:其一”原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是突然产生的,内容与当时处境和思路无法联系的,十分明显而坚定不移的妄想体验。它不是感知觉上的紊乱,也不是认识上的困难,更不是智能领域内的障碍。原发性妄想它含妄想情绪、妄想知觉和突发性妄想这三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不同的症状。妄想情绪系指患者突然感觉自己所处的环境的气氛和情况发生了异常改变,且与自己有关,对自己有威胁性。原发性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而且对精神分裂症有诊断意义,因而备受重视。

        其二”继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是指在已有的心理障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妄想,是以错觉、幻觉,或情感因素如感动、恐惧、情感低落、情感高涨等,或某种愿望(如囚犯对赦免的愿望)为基础而产生的。若作为基础的此种心理因素消失,这种妄想观念也随之消失。若联系到上述心理活动的基础,则妄想的产生是可以理解的。心因性偏执状态的妄想,抑郁症的自罪妄想,躁狂症的夸大妄想,均属于继发性妄想。

        ”所以,请问何先生,你觉得王萍患的是哪一种妄想症呢?”

        “你你···?”兰若的罗列,致使坐在他对面的何勇陷入茫然,从他的语气和表情来看,显然被兰若刚才的一番“专业知识”惊的目瞪口呆。

        “你到底是警事?还是心理医生?”何勇吞吞吐吐问兰若。

        “心里医生?”怎么可能?你快别说笑了何先生,我仅仅只是一名警事而已,听到何勇这样问自己,兰若只是笑了笑,然后否定他的提问。

        “应该是被害妄想症吧?我想?”何勇不确定的回答。

        “被害妄想?”听你的意思,难道王萍意识到了被害的实质存在?

        “不,我不这样想”何勇急忙否认。

        “不这么想?”那么,能请何先生说说不这么想的看法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