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四章 与皇太极博弈

第(1/2)页

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后金第二位大汗,同时兼任蒙古大汗,清朝的开国皇帝。

        这一连串的称号并不是别人送给他的,而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博取的。

        皇太极生来眉清目秀,行动稳健,举止端庄。

        他聪明伶俐,耳目所经,一听不忘,一见即识,他很爱看书学习,在努尔哈赤的诸将中惟有他识字。

        他七岁就开始主持家政,把家里日常事务、钱财收支等管理得井井有条,努尔哈赤对其视若珍宝。

        这履历,给人感觉,他好像跟张斌一样是个穿越者,只是张斌二十来岁才穿越,他好像两三岁就穿越了!

        不管他是不是穿越者,他的大汗之路注定十分艰辛,因为他只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上面还有七个哥哥,而且他的母亲孟古哲哲并不是大妃,努尔哈赤的大妃一开始是莽古尔泰之母富察氏衮代,富察氏衮代死后,继承大妃之位的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的母亲阿巴亥。

        更为不幸的是,皇太极十二岁那年,他的母亲孟古哲哲就去世了。

        没有母亲的支持,自己又不是长子,怎么办呢?

        皇太极的掌权之路,十分神奇。

        努尔哈赤一开始想立长子褚英为储,皇太极也不知道怎么告了褚英一状,努尔哈赤立马就把褚英软禁了,而且,过了两年努尔哈赤就把褚英处死了!

        这个时候还轮不到他,按道理,努尔哈赤死后,权力最大的会是大妃阿巴亥,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都有可能继承汗位,怎么办呢?

        皇太极又是一顿神奇的操作,大妃阿巴亥被众人逼的殉葬了!

        但是,这个时候,还是轮不到他,呼声最高的是第一位大妃富察氏衮代之子莽古尔泰,怎么办呢?

        皇太极又是一顿神奇的操作,大贝勒代善和其长子岳托、三子萨哈廉竟然拼命推举他继承汗位。

        就这样,他成为后金第二位大汗!

        这个时候,大明对这位后金大汗并不熟悉,大多数人都只知道他叫皇太极,并不知道他有这么神奇。

        但是,张斌知道,皇太极这个对手就是这么神奇,简直就跟一个穿越者一样,妖孽般的神奇。

        面对这样一个妖孽般的对手,该怎么对付?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张斌开始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

        首先,要知己,崇祯元年到崇祯二年大明在干什么呢?

        崇祯皇帝在忙着清理阉党,没办法,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几乎都是阉党,他不清理人家,人家很有可能会学魏公公,把他给架空了。

        崇祯这会儿是指望不上了,他很忙,真的很忙。

        再看看辽东,辽东将士又在忙什么呢?

        辽东将士在忙着兵变,或者说讨薪,没办法,没饭吃,没力气打仗,没钱赚,家人就没饭吃。

        宁远兵变,蓟州兵变,催饷的奏折雪片般的递上去,逼的崇祯赶紧加征辽饷,这粮饷总算是有着落了,不过还没到,得等辽饷发下来,大家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

        辽东将士这会儿貌似也指望不上了,饭都吃不饱,你让他们怎么去跟皇太极打。

        至于袁崇焕,这会儿他貌似也很忙,忙着治疗各种不服,谁不服就是一刀,不过不是手术刀,而是鬼头刀!

        或许他想学孙承宗,让大家众志成城,堡垒推进,一年推他个四百里,五年就是两千里,辽东貌似还不到两千里宽,五年平辽好像也不是神话。

        不过,这会儿指望他好像也不是现实,因为各种不服还没治疗完,他还没有推的想法。

        分析了半天,大明这边,从上到下貌似都指望不上,张斌感觉,这会儿,只能靠自己!

        再分析一下对手,皇太极这会儿又在干什么呢?

        皇太极这个妖孽还是很厉害的,他刚一继位,立马派大军横扫朝鲜北部,将毛文龙在岸上的屯田一扫而光,十万东江军民被他赶到了孤岛上,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暂时对他的后方失去威胁。

        紧接着,他便亲率大军去关宁锦防线试探了一波,结果,他发现,在坚城利炮下,后金铁骑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他父亲努尔哈赤啃不动关宁锦防线,他同样啃不动。

        关宁锦防线都打不下来,就更不用说后面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了,看样子,此路不通,要干掉大明,还得另想办法。

        从崇祯元年开始,皇太极没再去关宁锦防线吃瘪,他将视线投往蒙古草原,要进攻大明,不光有打穿关宁锦防线,拿下山海关这一条路,从蒙古草原绕过去也是一样的。

        蒙元三大部落,察哈尔部,土默特部,科尔沁部,土默特部离太远,他够不着,他开始征讨察哈尔部和科尔沁部。

        两大部落被他打的屁滚尿流,尤其察哈尔部,都被他打怕了,几次大战,俘虏人口几万,抢走牛羊马匹无数,最终,察哈尔部终于屈服了,接受皇太极的统治,分成察哈尔八旗,听候皇太极的差遣。

        另外,科尔沁部还有喀喇沁、敖汉、奈曼及喀尔喀诸部都被皇太极打服了,同意跟随后金征战,所部兵马,听候皇太极调遣。

        这个时候,大明对后金还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后金兵马不到十万。

        因为后金八旗的结构和清晰,就是牛录、甲喇、固山三级,五个牛录上面设一个甲喇、五个甲喇上面设一个固山,固山其实跟旗主是一个等级的,只是固山只管打仗,旗主统领一切。

        一个牛录才三百常备兵,也就是说,后金八旗总共才六万人马!

        其实,后金这会儿打仗,不光是八旗军队,什么蒙八旗、汉八旗、蒙元诸部、甚至还有他们的奴隶和仆从,数量远远超过了八旗军队,所以,他们每次大战一上就是十多万甚至二十多万,大明很多大臣甚至将领却认为他们总共才六万!

        这会儿皇太极的策略很明显,就是要绕道察哈尔,打穿蓟州镇,直扑大明京城。

        但是,张斌却不能跑去和崇祯说,皇太极要从蓟州镇打过来,因为他不确定皇太极什么时候开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