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冥鼎 第四章 锦囊符箓

第(1/2)页

话说孟庆明离开了李家祠堂,没了落脚地,中途辗转又偷了几回鸡,但这也只是偷鸡摸狗的勾当,瞒得住一时,瞒不了一世,并不是什么长久之计,老话有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自从那以后,没掏上几回鸡窝,家家户户都把鸡给圈起来了,也就没了下文,糊弄鬼的把戏也派不上用场了。

        打那之后,没人叫他大名,知道他事迹的人都称他鬼脸,名头也是这么得来的。

        那年月兵荒马乱,群雄割据四方,生出来的豪杰枭雄,不是掌握兵权屯兵为王,就是上山落了草寇做土匪。

        听说关外人烟稀少遍地皆是宝贝,当年的土匪头子王黑三在伙子里排行老三,由于天生一副黑油锃亮的皮囊,所以匪帮子里都称他为王黑三。

        这家伙打小就不是善茬子,干着打家劫舍的勾当,不光脸黑,心更是黑,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正所谓是坏事做尽,人人得而诛之,后来队伍壮大到几千人,得用钱养活,那金条银元打哪里来,就得说他早些年时干过的勾当。

        王黑三就是吃死人这碗饭起的家,从坟包子里刨出了不少稀罕玩应,不过都是口耳相传的造谣,听说此人干这行没什么能耐,只挖宝不识宝,天生不是行家。

        打从根上就找不到那墓穴所在,喜欢在关外的乱葬岗上胡刨硬铲,挖到大户人家的坟包子,也都属于近代的,当然金银财宝是少不了,出了藏在地底下的大墓,但凡是明面上,眼珠子能瞄到的,都叫他是倒腾了个遍,金银细软连带衣服清一色的摩挲个干净。

        想这纷争的年月,干正经事的想发财,形同于白日里做梦,就算是有本钱做了小买卖,也是猪鼻子上的肉,没多大的油水,孟庆明虽心怀抱负,但落魄至此,心里面可没着落,就像那过河的卒子,完全没有了回头路。

        于是一咬牙一跺脚就想干点见不得光的营生,俗话说得好,活人那里借不着钱,咱找死人要点,老话说人死如灯灭,佛教里讲了,归了西,一切皆是空。

        人死了拿着银子也没处花,我挑几件珠宝冥器,换他些真金白银,逢年过节给那帮祖宗烧香送钱,多出来的救济灾民,也不为仁义更是给那些逝者积了阴德。

        心里虽这么念叨着,可自己打小也没接触过摸金倒斗的行当,只听老先生说过,干这行的有严谨明确的行规,始于先秦之初,历史源远流长,传到后世,衍生出各自的传人派系。

        尚有锁尸判官、藏地神罗、昭灵莽士、钦宝阴监、镇山将军等等,都有各自下地摸金探穴的本领,以及门规忌讳。

        相传,凡是吃地下这碗饭的主家都是阴债缠身,世代血脉相连,总之那说道可是多了去了,也不乏凶险异常,要真细捋出来,说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常人想要吃这碗饭,形同于凡人登天没天梯,你根本够不着边。

        不过话说回来了,凡事都有头一回,谁天生也不是干这个的,不如去撞个大运,秉着自己混不吝的胆识,走上一遭,没准老天开眼,借着道就鸡犬升天了。

        人出门都喝酒壮胆,孟庆明身上半个大子都没有,想起前几日夜遇白仙托梦,说起自己走投无路之时,可以找张老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