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绣楼探讨

第(1/2)页

在徐时癸等人做出决定之后,一封封情报也源源不断的朝宁府流入,宁素自小便接触商业的尔虞我诈,经商能力自然毋庸置疑。

        莫要看商会现在几乎都是倒戈相向,这都是在宁素预料之中的事,在徐时癸想办法对付宁素的同时,宁素又何尝不在想办法反击?

        商会能自有宁素的内应在,如果宁素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算一整个商业帝国送给她,她也没能力撑起来。

        所以当徐时癸和商会的几个成员做出决定的同时,一封密报便放在宁素的案牍前。

        宁素的绣楼内燃烧着檀,屋内淡淡的香气,房内纤尘不染,布置的井然有序,床榻以一副王羲之的字帖屏风遮掩,再朝外是胡床。

        宁素此刻正坐在胡床上,蹙眉望着密报,心思百转,她知晓这一次商会的意义所在。

        如果败了,她宁素乃至整个宁家怕就没有一丁点东山再起的机会,徐时癸这个人宁素十分了解。

        徐家世代都在洛阳经商,能形成今日的地步,和其父徐大有不无关系,徐大有起先是丝绸起家,在唐朝,丝绸算得是个暴利的行业,尤其辗转到关外,更是一本万利。

        可就这样的经商之户,竟然被外来的宁知味夺取了商会会长之位,一方面是徐大有自身格局和能力不够,另一方面宁知味对于经商的理解确实很到位。

        经营经营,可经的哪里是商?经的是人事罢了。

        徐大有渐渐老迈之后,徐时癸便站了出来,此人心狠手辣,睚眦必报,对于经商上来说,更是没有一点人情可讲,他的眼中似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利益交换。

        孙熏儿以前便是和徐家有深厚之交,但是在一次资本运作过程中,孙家中了圈套,千万余家资被洗劫一空。

        这圈套便是徐时癸和商会中另一件丝绸铺店主所为,他们先放出一批销往关中的丝绸,需求量自是十分巨大,然后让孙家投入生产。

        当孙家按时制出丝绸之后,可动用的流动资金几乎已经为零,然后徐时癸在市场以及其低廉的价格兜售丝绸,调低丝绸的市场价,孙家的丝绸市场价自是亏本了不少,加上欠下一笔高利贷,利滚利之后,无奈之下,徐时癸再以低廉价格收购孙家丝绸。

        孙家得钱之后填补上高利贷,可谁知这高利贷背后的主人却正是徐家,徐时癸可谓是空手套白狼。

        这一次事件让孙家损失巨大,不然孙家家主也不会亲自前往陇右贩卖丝绸。

        所以现在每一步必须要走的小心,对于徐时癸这种没有人情味的人,她是敬而远之,可她深知这一次是逃不掉的,所以她何尝不是借着这一次的洛阳商会开会之际给予徐时癸的反击?

        屋内的檀香已经燃烧余烬,宁素揉了揉眉心,起身换了一副檀香,她今日穿了普通素雅的家居服,又因为屋内炭火烧的旺盛,所以衣物没穿多少。

        纤薄如蝉翼的披子下,可以清楚的看到宁素那玲珑凸凹的身子,那种诱惑让人血脉膨胀。

        可她自己却全然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