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健跑俱乐部

第(1/2)页

长跑协会的事情很快也定了下来,因为是新建社团,长跑又有一定风险性,所以,长跑协会没有像其它社团组织一样,挂靠在学生会下边,而是由体育部暂时管理。

        长跑协会是孔老师上任后亲自抓的大事之一,所以,也是几次找方离原商量他所关心的如何打开局面。

        方离原结合自己的所知所见,说了一些建议。

        要立足学生群体,就不能单纯以竞赛为目的,而是要突出长跑对于强身健体的作用,将长跑与健康、活力联系在一起。

        要扩大在学生中影响力,就必须逐渐改变长跑在大家心中的印象。从小到大,在各类学校的运动会上,但凡参加长跑的同学,大多是没什么擅长的项目,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靠吃点苦受点累,刷点存在感。所以,必须让长跑爱好者能抬起头来,而且,还要让他们能体会到时尚,感受到自豪。

        方离原还建议学校能出点经费,引导和帮助同学做好运动防护,简单点说,就是运动装备要跟上,穿着胶皮鞋长跑,那就是受苦受罪。

        孔老师对于方离原的建议很是深以为然,只是在经费问题上有些头疼。

        这也是领导的通病,都想打开局面,可是一提到钱的问题,就长吁短叹。

        “孔老师,其实,我说的出经费,也不见得就是出真金白银,学校能给点政策也是可以的。”

        方离原发觉得自己把后世一地鸡毛的东西使用得越来越驾轻就熟,给点政策,是的,这是多么熟悉的思路啊!

        “什么政策?”孔老师脸上有些紧张,也有些警惕。

        “比如,咱们可以拉些赞助,让赞助商给协会提供些服装或器材。”

        “一个学校,能有啥广告效益,都是群众体育活动,会有人愿意赞助?”

        大学是一个很特殊的消费社区,在校生的消费只是一个方面,有眼光的赞助商更看重的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逐渐成为社会中坚,他们对自身品牌或产品的信赖,会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这些后世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当世还算是新鲜事物。不过,听孔老师提到广告效益,方离原还是放心不少,领导毕竟见多识广,只要上路就好谈!

        “广告效益自然是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拿出一些别的条件,比如为赞助商提供一些冠名,或者提供一些场地,让他们开一些门店什么的……”

        “你说的倒是一个思路,不过,得容我再想想,你也好好策划策划。”

        “还有,孔老师,我觉得还是别叫长跑协会了,叫健跑俱乐部得了,人如其名,有个响亮不凡的名字,也能让大家有些新鲜感。”

        “健跑俱乐部,是不是有些太那个了?”孔老师皱了皱眉头。

        方离原自然知道孔老师的意思,俱乐部?是不是有点太不严肃了?

        “孔老师,离咱们学校最近的电影院是哪家?”

        “工人俱乐部啊……”孔老师话音刚落,自己却先笑了,“你小子,好吧!工人有俱乐部,咱们长跑爱好者咋就不能有个俱乐部?!就叫健跑俱乐部吧!”

        周六,最新一期校刊出来了。

        在校园名人专访栏目中,登载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十八岁的马拉松》。

        堪称英武的肖像,虽然是黑白印刷,质量略显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