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

第(1/2)页

理学又名为道学,亦称义理之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是华夏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作为官方正统文化的儒家文化,发展到宋朝,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也涌现出一批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家,如二程、张载、周敦颐、邵康节被称为“北宋五子”。

        到了南宋,作为二程的再传弟子的朱熹成为了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物。

        “请问,朱熹出生于哪一年?”

        这一次宋明也学乖了。

        他没有抢着先提问,而是等着王语凡来先问问题。

        反正王语凡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一般都是试探性的,应该不会有多难。

        而且这样一来,也算是顺遂了那个奇葩裁判的意思。

        他也就不会再多刁难一些什么了。

        这样一举数得的事情还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宋明暗暗赞叹着自己的天才。

        “出生于公元1130年。”

        果然王语凡的这个问题非常的简单,让宋明觉得自己刚才没有抢着问问题绝对是值得的。

        “请问,朱熹,字元晦,又字什么?”

        宋明觉得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也应该稍微的简单一点。

        但是现在王语凡的确因为疲惫而有点心不在焉。

        差一点就没有听清宋明的问题是什么。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年称晦翁。”

        干脆一股脑的报上一大堆的答案,反正总有一个是正确的。

        “答案没错,那你这一次又要提什么问题?”

        “请问,朱熹在哪一年考中贡生?”

        王语凡觉得现在自己只能胡乱的出一个问题了,但愿能够很快的就将优先权给争取到手。

        这也算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么?

        宋明都觉得都有些想笑了。

        现在看来,王语凡即便在上一场的比赛中虽说取得了一场胜利。

        但也算是绽放了最后一点光芒,现在的他绝对是势不能入鲁缟的强弩之末了。

        那就非常的好办了,是时候开始一波反攻了。

        现在的他完全凭借的是心中的紧张感在勉强的支撑着自己的精神而已。

        一旦让他泄了气,那么第二场比赛肯定也就很容易拿下来了。

        “是在公元1147年,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宋明仅仅是回答了问题之后就已经住了嘴。

        倒是没有多加上什么冷嘲热讽的话语让王语凡更加的下不来台。

        因为刚才王语凡的厚道还是让他现在不太忍心通过嘲讽的方式来落井下石。

        而且更加奇怪的是奇葩裁判这一次竟然没有怒刷存在感,实在是让宋明提心吊胆。

        “请问,公元1148年,朱熹参加科举考试得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成绩。”

        要是快一点让王语凡回答问题的话可能优先权也就唾手可得。

        不过宋明也并不催促。

        现在还真的是不想胜之不武。

        但是他不着急,有的人却是很着急。

        明明很快就可以结束比赛的。

        偏偏要学宋襄公,来一场君子之战什么的。

        任勋觉得顿足捶胸。

        他觉得以后还是有必要好好地操练一下宋明,让他明白比赛的时候用不着这么的仁义。

        不过这一次宋明的举动却是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

        那就是奇葩裁判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