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全力以赴

第(1/2)页

梁一飞用于闵红这个人,是有他的目的的。

        一方面,上辈子已经证明了,于闵红是有做民办教育天赋和气运的---这很重要,尤其是天赋。

        如果说‘气运’这种东西很玄乎,也可能因为这辈子的蝴蝶效应有所变化,那么天赋,这是不会变的。

        而偏偏这两者,都很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直接看出来。

        有的人,无论是能力、性格都没问题,大环境也好,可是偏偏成不了事,或者成了事又败了,走不到最后,在前面99个路口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一个路口错误,毁掉了全局。

        这就是气运和天赋的问题,对一个职业有着天生的敏锐性,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有的人天生就适合干这个。

        所谓男怕入错行,可问题是,你不错,你怎么知道入错了呢?反过来讲,怎么样的成功才算是对了呢?

        这些,只有在最后,最起码是功成名就之后才能看出来,那些所谓的‘我以前就觉得这人能怎么怎么样’,都是事后诸葛亮马后炮,屁用不管。

        可梁一飞有上辈子的经验,不需要去尝试,就知道于闵红就是干补习学校的料,而且必须给他施展的空间。

        这是于闵红个人能力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嘛,也是借着于闵红、最大分校、总部分离这些事件,重新调整新时代的组织架构,在实践之中,进一步完善新时代的制度和规范。

        制度规范,是企业的骨头,在现代化企业里,这些东西是要不断修正和进步的,没有它,或者它不正,那这个企业的运转就会出问题。

        比如分校和总校的关系,分校校长的权力,以及待遇等等。

        总部和分校分离,业务架构清晰,这是势在必行的,杭城的地,于闵红的出现,让梁一飞决定借机提前进行,那么相关制度的指定,也肯定必须在实践中摸索,而不是拍脑袋凭空想出来。

        “于老师,分校校长呢,有基本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奖金、机动费用等等几部分组成,这几块当中,主要的是年度奖金。”

        梁一飞并不准备给任何分校校长股份,开玩笑,未来那么多一二线城市都要有分校,都要开班,都给股份的话,哪里能分的过来?

        他给分校校长开出的奖金待遇,是分红制。

        每年分校的盈利中,拿出来15,其中5给分校校长个人,另外7,奖励分校领导班子,由校长进行分配,报总部审批。当然,一般情况下,这就是走个流程,总部不可能会驳回校长的分配方案。

        “5?”于闵红听到这个数字,明显的愣了一下。

        梁一飞和顾文明相视一笑,然后问:“于老师,5是多了,还是少啊?”

        “哦哦,不少了,不少了,很不少了。”

        于闵红这一愣,是意外于梁一飞能给出的奖金是比较出乎意料的。

        他自己办学校,也在新时代金陵分校干过,知道一个上规模的补习学校,一年下来大约能有多少钱盈利。

        就拿金陵分校来说,那是新时代目前最大规模的分校,严格说起来,除了级别不如总部,学校生源比总部还要多,开设的课程也更加丰富,一年下来,除掉各种开销,给老师的费用,纯利润他虽然不清楚具体数字,但估摸着不会少于两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