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节目搁浅

第(1/2)页

梁一飞这么一反对,原来板上钉钉的节目就搁浅了,出了这种上不了台面的问题,哪个负责人也不敢拍板说硬上。

        退一步讲,要是这个事,是私下发现的,或者是某个无关重要的小卒子发现的,那倒也不是不能解决:组织上找谈谈心,希望同志顾全顾全大局,在其他工作上给予一定的补偿,这都是可以的嘛。

        可问题是,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南江省顶级的大老板,人家也不要什么补偿,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这首歌剽窃的不光是那个离职女同志的劳动成果,还有他的

        而提出的场合,更是大庭广众,当着社会各界代表和一众专家、媒体的面,已经捂不住瞒不了了,想低调处理当作不存在都不行。

        可是,春天的故事,这个节目的确非常棒,听完之后,不止是文工团王团长,利主任、甄台上一众人等,都希望这个节目能够出现在省春节晚会上。

        甚至,连坐在一边始终没讲话的谢逸飞,眼神里都些闪烁,不知道在考虑什么。

        甄山台长咳嗽了一声,语气放得缓和了些,说:“依我看嘛,梁同志讲的有道理,这首歌本身很好,没问题,该上还是要上王团长,你先和那位辞职的同志沟通好,实在不行,让她写个书面说明授权什么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这个节目肯定没法立刻通过了,只能先搁浅不已,文工团王革成黑着脸重新坐下来,刚才唱歌的那个女歌手更是一脸晦气的样子,全场的气氛都有点尴尬。

        利主任起身拿了个话筒,转过身对后面的各界代表开口笑道:“大家看,我们邀请各界代表来,那不是摆摆样子的,而是真心诚意,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集众人之力、汇众人之智,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建设摇旗呐喊!说到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梁同志提出的宝贵意见,有意见,有看法,就要提,这给我们晚会筹备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嘛。”

        说完,放下话筒,带头鼓掌。

        不愧是宣传口的老同志了,经验十足,原本一件坏事,反过来,换个角度这么一说,反而变成了好事,之前显得尴尬沉闷的气氛,又一次被鼓舞了起来。

        哗啦啦,全场一阵掌声。

        有了春天的故事的前车之鉴,接下来的节目,每次演完一个,利主任和甄台长都没有立刻举牌,而是会和在场的专家、各界代表进行一番讨论。

        这么一来,之前预计下午能完成的预选工作,一直拖到了晚上六点半,还剩12个节目没审查,剧组临时从外面定了快餐,大家先填饱肚子再说其他。

        拿到快餐,梁一飞微微一愣。

        快餐是用塑料盒装的,每一份都一模一样,一个盒子里,分为盛饭的、两个素菜栏,一个荤菜栏,还有一个小塑料碗,盖着汤。

        有一双一次性筷子,一个小塑料勺子。

        居然还有一张擦嘴的纸,当然不是餐巾纸,可也差不多少。

        这种专业化标准化包装,在后世快餐行业十分常见,可在当前却是凤毛麟角,透着一股专业化、高大上的感觉。

        人靠衣装马靠鞍,哪怕一模一样的产品,包装精美漂亮的肯定价格卖得更高,更受欢迎。

        快餐盒的上面,印着阿萍快餐几个字,后面还留了订餐电话,快餐盒下面,是可选的菜。

        王自卫在后面戳了戳梁一飞,说:“老梁老梁,你家这个快餐自从这么包装之后,卖的可火了,我们营业部门口其他的小盒饭摊子都卖不出去,那些来炒股的,就专门定这个,说这个正规卫生。你还真是什么事都有好点子。”

        梁一飞笑了笑,没吱声。

        这点子还真不是他出的,或者说,他没出这么详细的点子。快餐店有一个租下来的门店,开业的时候梁一飞跟刘萍提过一嘴,讲送餐包装最好统一,即方便顾客,也不会出现同一价位菜量多少不均的情况。

        就这么一提而已,后来就没关注了,没想到萍姨居然搞出了这么一套标准化的东西来。

        以前,没把萍姨和老爷子搞得快餐店当一回事,最初时候纯粹是给他两有个事干,免得人在中年就闲了下来,闲出心里和生理的毛病来,哪怕亏了,自己接盘就是了。

        现在看,是越来越有意思了,老爷子梁义诚不说,他是勤勤恳恳有板有眼的人,萍姨这经商头脑还真不是吹的。

        拭目以待,瞧瞧萍姨能把快餐店做到一个什么程度。

        吃饭时间有半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