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开胃小菜

第(1/2)页

点子好不好,大多数情况下,稍微有点经验的人,是可以一眼看出来的。

        但是第一次给罐头厂出点子的时候,即没有巨额奖励的先例,梁一飞本人也没有成功的‘案例’,所以只能事后付钱。

        有了罐头厂的成功案例垫底,有了一系列的媒体报道,梁一飞‘金点子’这块牌子,算是初步树立起来。

        有了白建国的承诺,梁一飞才真正认真的去看这几个样品。

        样品是三个塑料杯,大中小,分别是2L、1L和500ML容量,最大的那个足够成年人喝一天,小的那个也够小孩一天饮水量。

        三个杯子,握在手里都很有质感,杯壁比梁一飞后世用过的塑料杯明显要厚。

        根据白建国介绍,他们专门采用了防摔、防漏设计,杯子结实的狠。

        为了验证这一点,刘敏当场拿了个中号的杯子装满水,举过头顶,放开手。

        杯子哐当一下砸地上,跳了两跳,果然一丝儿裂缝都没摔出来,完好无损。

        质量真牛逼!

        造型也没问题,和后来常见的塑料杯没什么区别,上面还印着杭城著名景点西湖断桥,在当前千篇一律的各种产品中,可以称得上‘美观’。

        要质量有质量,要实用有实用,要外形有外形。

        可就是卖不出去!

        梁一飞拿着杯子翻来翻去的看了好一会,直到菜都上齐了,也没说什么所以然来。

        他毕竟脑子里不带百度,不可能金点子说来就来;就算有百度,也只能查知识,而不能找点子。

        “来来来,先吃菜,干革命也不能饿着肚子。”

        周万新给几个人倒上酒,举杯说:“我借花献佛,先代表我们厂,欢迎兄弟单位来考察指导,也希望你们能给我们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

        “周厂长太客气了。”

        酒到杯干,一轮喝完,白建国刘敏心思一直在‘杯子’上,又把话题带了回来。

        白建国说:“杯子还是一样的杯子,以前呢,全省的企业,年年都订购,可是现在,再推销给企业,人家都不愿意要了。”

        梁一飞斟酌了一下措辞,说:“我是这么想的,以前是计划内的指标,企业用得上也好,用不上也罢,都要买;对于员工来说,反正是单位发的福利,不管有用没用,反正都不要钱,不拿白不拿。可是现在没这个计划指标了,再让企业去花这份钱,人家就不干了。”

        这个话切中肯絮。

        作为企业管理者,白建国和刘敏,心里多少是有点数的。

        这种杯子,和热水瓶比,不能保温;和茶具相比,谈不上美观实用。

        人家在单位、在家,喝茶喝水,都用更方便美观的茶杯、玻璃水壶,要是图结实,就用搪瓷杯;有保温需求,那就用暖瓶。

        塑料杯子,就有点几边不靠,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

        可知道归知道,没办法解决,除非把塑料杯厂,改成热水瓶厂。

        来找梁一飞,不是听他分析原因,而是要解决办法!

        没有‘死棋腹中出仙着’的本事,凭什么给他重金奖励?

        两个人之前参观了罐头厂的现状,周万新一路陪同,言语间对梁一飞推崇备至,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简直就是一代‘劳改犯中的经营之神’,搞得白建国和刘敏,尤其是白建国,对梁一飞信心大增。

        听了梁一飞的分析,白建国信心又多出两分。

        没想到,梁一飞憋了半天,冒出来一句:“解决办法呢,我暂时没想到。”

        白建国下意识‘啊?’了一声,嘴角一抽抽。

        梁一飞抬头奇怪的翻了他一眼,然后继续看向手里的塑料杯,自言自语说:“倒是有个小点子,也许有点帮助。”

        白建国和刘敏相视一望,心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