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足球博彩的“明灯”

第(1/2)页

之前作为一个守在电视机或者电脑屏幕前的纯观众,李慕迪也是如同其他普通球迷一样,经常对国内的一些解说员和嘉宾进行吐槽,极端的时候甚至会觉得听这帮人瞎扯还不如将声音关掉的好呢。

        在他小的时候,天朝的体育解说员还处于“全能”时代,足球、篮球、排球……只要是央视转播的比赛,几乎都能听到宋士雄老师的声音。之后,他的徒弟韩桥生和孙正评完美的接过了老师的衣钵并进行了进化,将高语速的意识流解说模式发扬光大。

        直到黄建翔、刘健宏和张彬这批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的专攻足球的新闻人进入央视之后,天朝足球解说这个行业才算是走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之下,之后加入央视解说岗位的段宣、贺伟、申方健等后辈们也都是按照一专多能的路子在成长,虽然难免会兼说其他项目,但对于足球却是始终保持了足够的专业态度。

        到了千禧年前后,随着地方台拥有的资金和资源越来越丰富,原本之前只是在一些区域内有影响力的足球解说员,比如詹骏、苏冬这样的优秀足球人也逐渐被全国人民广为人知了,这一行业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好形势。

        而解说评论足球比赛,与说相声有些一定的相似性,那就是“单口的”太难、说好了不容易,“对口”才是最容易被球迷们接受的方式,于是在这些解说员的身边,往往会配置一位嘉宾(个别情况下也会有两名甚至以上)。

        在这方面上,大家最为熟悉的名字应该就是张录和陶委两位老师了,他们曾经陪伴了无数球迷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周末深夜,是国内足球爱好者最为熟悉和喜爱的解说嘉宾。之后的徐洋、宫垒等专业型嘉宾,都是按照张陶二位的成功模式被选拔出来的新一代“捧哏者”,在观众那里也是挺有人缘的。

        但是由于娱乐元素大举进入体育圈的原因,许多地方台开始为了追求收视率而搞起了“歪门邪道”,经常邀请那些喜欢甚至声称自己擅长足球的演艺圈明星来加入解说团队,虽然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但也将解说这项原本无比专业的工作带向了“全民娱乐”的方向,遭到了不少真球迷的抵制。

        在他们的眼中,就算是很多专业人士解说的东西都不是很招人待见,就更不要提这些就连是否越位都分不清楚的“小鲜肉”了。听到他们说着那些不着四六的鬼话,着实令人感到无比的恶心,几乎每个球迷都会在某个时刻感到自己上去都比他们说的好一千倍,有没有?李慕迪自然也是不会例外,只是当他真正坐到解说席上的时候,才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不易之处,充分体现了“youcanyou,nocanbb”这句名言的精髓。

        对于都灵主帅个人而言,他最喜欢的国内评论员有三位,黄、詹、贺。这三人的共同特点都是对于足球的专业知识掌握的非常深厚、牢靠,无论面对怎样的局面都不会让比赛脱离于自己的掌控之外,而除了解说风格风趣幽默、独具知识性和系统性这些优点之外,他们各自还有各自的特点。比如黄的无限,人家更本就看不上新科的欧洲联赛冠军,算是小小地调侃了一下自己。

        而由于俄罗斯球员们的神勇发挥,5比0的最终比分使得整场比赛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发挥的空间比较多,也间接帮助了李慕迪的解说首秀没有变得过于平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球迷们对他这次表现的评价。

        不过赛后表示不喜欢他解说的人也是不少,尤其对于都灵主帅在比赛结束后通过对比这两支球队的实力对比和在各自大洲的排名状况、表达了对于天朝足球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情绪,让不少以爱国者自居的球迷抓住好一顿怒喷。

        好在李慕迪知道自己不是软妹子,做不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早就决定了不去关注外界的评论。他这次答应下央视的邀请,除了不想驳了这家在国内拥有极高影响力的传媒平台的面子之外,也是希望能够与世界杯来一次亲密的接触,毕竟从儿童时代观看1986年世界杯录像开始,三十多年来一直只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那些球队是如何披荆斩棘最后踏上巅峰的,心中始终有个亲自参与一下的梦想。考虑到国足的水平,不愿意去趟那个混水的他成为一名解说嘉宾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受到世界杯的影响,新赛季球队训练营的开启时间将会比去年要推后一周,在基本搞定了球队的阵容调整事务之后,李慕迪在未婚妻返回亚洲忙于工作的情况下,一时间找不到什么正经的事情可以做,还不如来享受一下免费现场观看世界最顶级足球赛事的待遇呢。

        解说完这场结果稍显意外的揭幕战,又在莫斯科当地的酒店休息了一晚之后,需要在第三个比赛日前往圣彼得堡解说小组赛首轮的焦点之战葡萄牙与西班牙对决的李慕迪,在离开莫斯科之前又参加了一期央视体育频道的世界杯专题栏目。

        期间,在遭到主持人的追问之下,都灵主帅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