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儿子错了

第(1/2)页

第一卷风雨飘零

        过年了,京城整个勋贵世家和皇亲国戚圈子,都是人心惶惶风声鹤唳,无心年事。

        嘉定伯府一家悲凉的结局,让其他皇亲国戚们心里拔凉拔凉,皇上这是怎么啦,难道要拿亲人开刀?

        同样的,成国公朱纯臣被捉拿下狱后,中间是持续不断的重整京营,勋贵子弟不断有人离开,这无疑让人不明白崇祯皇帝的意图。

        国丈周奎是皇亲国戚之首,成国公朱纯臣是勋贵世家之首,都是皇上他老人家最亲密的人,怎么就无缘无故遭受无妄之灾?

        他们有些不明白,如果皇上排斥皇亲国戚和勋贵世家,又如何能坐稳皇位?

        难道那些只知道耍嘴皮子的文臣靠得住,皇上真是糊涂啊!

        说不好听点,皇上这是在自毁长城呐!

        十王府街,风头最盛的无疑是英国公府,一人多高的两条石狮子就是明证。

        此时,在临近后花园的一座二层小阁楼内,现任英国公张之极正裹着一件洁白的貂裘,同儿子张世泽在说事。

        虽然外面寒风呼号,但小楼内却是温暖如春。

        不过即便如此,张之极还是觉得时常有冷风吹入房内,需要裹着貂裘才能感受到身上有暖意。

        站在一旁的张世泽非常担忧的看着自己的父亲,父亲如今的身体状况,已经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哇。

        可他才不到四十岁啊!

        说起来都是爷爷张惟贤过世后,父亲又不是自我节制很好的人,夜夜笙歌又嗑药,导致身体迅速垮了下去了。

        “父亲,儿子认为那些丹药您不能再吃了,请御医好好调养您的身体。”

        张世泽忍不住出言小声的劝说道。

        张之极看了看边上的炭盆,嗅着香料被焚烧后的香味,让自己的脑子稍稍清醒了些。

        “你不用管,为父已经废了,就让我尽情享受吧,倒是你,对成国公的事情怎么看?”

        张之极头也不抬,对着儿子问道。

        “父亲,我英国公府一向执掌京城勋贵之牛耳,便是掌值京营也多以我府为主。

        只是爷爷病逝后,父亲体弱,才让成国公朱纯臣掌值京营。

        而英国公府和成国公府历来是共同进退,上下一心,依儿子看,父亲不妨向皇上求情,保下成国公。

        抚宁侯、东宁伯等几位姻亲已经数次上门求见父亲大人,他们跟儿子一样,也想要父亲大人向皇上进言”

        “闭嘴!”

        张世泽正侃侃而谈的时候,猛的听到了一声呵斥的声音。

        他下意识的抬头看去,发觉父亲正脸色铁青的看着自己,顿时收声沉默了下去。

        张之极抬头看着自己的儿子,突然呵呵的笑出声来,好一会才停止下来,这让张世泽有些不知所措。

        张之极眼泪都笑出来了,直到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的笑声,张世泽赶紧上前轻轻拍着父亲的后背。

        张之极呼吸平缓下来之后,才说道:“京城四国公,他们怎么不找定国公、魏国公,却偏偏找上英国公府?”

        “父亲这话怎么说?”

        张世泽毕竟年轻,一时有些参透不了这其中的原因,有些诧异的问道。

        张之极指着面前案上的报纸说道:“难道你没有看这些天的大明皇家周报吗?

        有几家勋贵为了一己之私,侵占军屯、克扣军饷,还插手盐政盐引倒卖,甚至还有人亲自贩卖私盐。

        这时候再不同这些勋贵中的败类划清界限,向皇上表示英国公府的立场,难道你要让皇上认为,我英国公府是在沉默表示不满吗?”

        张世泽脸上抽搐了两下,心里慌得一波逼,却强自镇静的说道:“父亲是不是多虑了,皇上对咱们府可谓恩宠至极。

        当初爷爷在皇上为君的时候,可是带领京营出了死力的。

        可以说,皇上对英国公府的倚重,更甚于天启帝。

        父亲现在是否是想的太多,以至于”

        张之极顿时有些不满的沉下了脸说道:“你是不是还想说,我老糊涂了?”

        “儿子不敢。”

        张世泽赶紧告罪,心里却在想,父亲是不是嗑药多了,不正常了。

        其他勋贵的那些破事,咱们家不是也在做吗?

        “你到现在还看不清形势吗?皇上越是敬重于我府,我们越是要表明态度。

        否则,皇上岂不心寒?”

        张之极长叹了一口气,他是早些年玩坏了身体,可是,脑子是清楚的。

        不过,作为勋贵之首,却不能武事,反而要和文臣一样玩脑袋,却是本末倒置了。

        好在儿子年轻,今年才十八岁,可塑性很强,再也不能让他走自己的老路了。

        张之极的这种心态,跟华夏千百年来做父母的一样,老子不行了,希望儿子行。

        “抚宁侯、东宁伯这些人上门,不是想要让我为成国公求情的,而是想要推英国公府出来同皇上打擂台。

        不是为父不顾勋贵这些年共同进退的情面,袖手旁顾,而是皇上对待自家的亲戚长辈犹自不讲情面,何况我们这些外臣?”

        张世泽小声的辩解道:“我家当不同于其他勋贵,张府和朱府世代效忠于皇上,且执掌京营久矣,皇上岂能自断根基?”

        听完儿子的话,张之极顿时陷入了沉思之中,这正是他所参详不透的地方。

        皇上用和勋贵无关的一名边将来整顿京营,但是,在京营内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勋贵影响力,又岂是在短时间内清除的?

        各家勋贵在军营中安插人手,克扣军饷,甚至于倒卖军用物资,其实在张之极眼中,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大的过错。

        在这个家丁制泛滥的时期,不管是勋贵还是武将,能够放心依靠的,只有他们身边高薪厚禄养起来的家丁们。

        而军队中的普通士兵,除了用来凑人数检阅部队,还有什么用?

        当然,用处也是有的。

        被勋贵武将拉去修建房子,或是被朝廷拉去修建城墙和宫殿、皇陵等大工程外,还有就是用来克扣军饷。

        不克扣这些普通士兵的军饷,那么勋贵和武将们怎么养得起自己私人的家丁部队?

        至于那些普通的士兵上了战场之后,没有立刻逃亡就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壮士了。

        被敌人冲击一波而没有溃散的,可以称之为老兵了。

        形势不利,还能不抛弃主将逃亡的,更是精兵了。

        可要让勋贵或是武将,带着这样的军队上战场抵御敌人,这无疑是让他们去送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