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国丈薨了

第(1/2)页

第一卷风雨飘零

        “诸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目前朝局困难,确实不易大动干戈,就让东厂和锦衣卫先查一查吧!”

        龙庭上,崇祯皇帝点了点龙首,一副你们说的非常有道理,就按照你们说的办,活脱脱的从谏如流的模样。

        可崇祯皇帝如此难得低姿态的举动,朝臣们的脸上并不好看。

        让东厂和锦衣卫查?

        那还不查出一个大窟窿来!

        可是,他们能说什么吗?

        说不能查,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谁敢开这个口,估计第一个就查到你头上。

        聪明的大臣都明白,与皇上争可以,但是必须维持在一个尺度内,得有理有据。

        现在,他们有什么道理?

        没有,什么道理都没有。

        最近证明,激怒皇上的后果都不会太好,那么,只有秉承圣意,让东厂和锦衣卫去查了。

        唯有自求多福了,希望不要查到自己头上。

        日子不好过了。

        临近春节,这是京城官员相互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朝臣日子不好过了,崇祯皇帝日子就舒坦了。

        不知不觉,转眼到了崇祯八年岁末,北京城里一场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飘向城头,飘向巍峨连绵的宫殿,也飘向平民百姓的茅屋草舍。

        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洁白之中,仿佛是一个没有贫富、没有贵贱的世界。

        但就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有人煮酒论诗,有人却啼饥号寒,那生活的境况是绝不相同的。

        至于皇宫,那就更不用说了。

        最近,崇祯皇帝有钱了,出资把皇宫装修了一遍。

        紫禁城,坤宁宫,周皇后的地盘。

        厅堂中直达内室,都是大红毡毯铺着地,壁上嵌着金丝,镂成花纹,镶着珠玉。

        哔啵的炉火熊熊燃烧着,整个室内温暖如春。

        崇祯皇帝端着酒杯,时不时惬意地咪一小口,口里滔滔不绝地说着什么,把对面的周皇后逗得娇笑不已。

        太子朱慈烺端坐在外间,手里捧着一本书,可小脑袋却时不时朝里间探望,不知父皇和母后聊些什么。

        五岁的太平公主朱媺娖,则在矮塌上心无旁骛的玩弄着崇祯皇帝让冶造司制造的玩具。

        这一幕,无疑非常温馨,体现了大明皇宫的和谐。

        可惜,今天,注定是一个要出事的日子。

        大明的崇祯皇帝,永远在搞事的路上。

        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一名女官跑进来扑通一声就趴在了地上,颤抖着声音说道:

        “皇爷,皇后,国丈周奎薨了!

        国舅周作福求见驾!”

        说完,就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什么?”周皇后一脸骇然,不可置信的起身,继而摇摇欲坠。

        “宣!”

        崇祯皇帝脸上闪过一丝愧色,急忙站起来,搀扶着周皇后,对着宫女叫道。

        片刻过后,一个肥胖的青年穿着孝服走进来,跪倒在地满脸悲切哀嚎:“皇上,皇后,家父走了。”

        “究竟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好好的就薨了呢?”

        崇祯皇帝疾步上前,双眉紧皱,居高临下瞪着国舅周作福,高声喝问。

        殿内,所有的宫女太监都低垂着头,屏气凝神的躬身站着,连大气都不敢喘。

        国丈周奎薨了,这是大事,尤其是无病无灾莫名其妙的暴毙。

        搞不好,这是要死人的。

        殿内人太多,周作福环顾左右,眼神露出迟疑。

        周皇后见状,摒退左右,让周作福起身,然后急切的问道:“大哥,父亲身体向来不错,怎么说走就走了呢,究竟出了什么事?”

        周作福长叹一声,似乎有点难以启齿,不过这么大的事情,瞒是瞒不过去,他在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目视下,期期艾艾的说出原因。

        原来,国丈周奎白日那个啥,竟然死在女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