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知兵事的知府大人

第(1/2)页

第一卷风雨飘零

        南阳府,雨连续下了一天。

        宣大总督老卢为了南阳府被围一事,费劲了心思,可身在叛军包围之下的陕西按察使、南阳知府汪乔年,却安然若泰。

        这位东林党的骨干,也是知兵事的。

        虽然他以前接触最多的是四书五经,和政坛上空洞乏味的章、表、文书、奏折等。

        不过,能者无所不能,对于自己能够守住南阳府,他还是有着强烈信心的。

        信心来源于有准备。

        汪知府为了守住南阳府,是准备了大量兵书的。

        在他的书房内,堆满了兵书战策,《尉僚子》、《孙子兵法》、《鬼谷子》、《太公阴符》等。

        其中,汪知府深爱《孙子兵法》,这书深入潜出,将如何作战的道理说得很透彻,便于学习。

        从战乱开始到现在,汪知府手不释卷,已经将那本《孙子兵法》翻得起了毛边。

        雨终于停了,这让知府大人心情好了起来。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汪知府又开始读起这本战阵宝典,读到妙处,忍不住拍案叫好:“大哉斯言,大哉斯言,这一句说得好啊!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

        正确判断敌情,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能够胜利……”

        看到酣畅处,知府大人端起茶杯,美美地饮了一口,又自言自语:

        “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

        “嗯,南阳府的战力自然是不能与关宁、天雄二军相比的。

        正是吏强卒弱,曰陷。

        按照兵书上所说,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失败,为将者当不可不察。

        那么,该怎么办呢?”

        汪知府又将目光落到《孙子、地形》篇上。

        上面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对待士卒象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象对待自己的儿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

        “说得好呀,本部堂平日间对士卒苛刻了些,明后两日或许就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本官得做些姿态,好生抚慰士卒才好。”

        想到这里,汪乔年猛地站起身来,就朝外走去。

        几个将门子弟出身的书办、官吏忙追了上去,乱糟糟地问:“大人,外面冷得很,你这是要去哪里?”

        汪乔年头也不回,径直走了出去:“到营中随便走走。”

        刚一跨出府衙外,却一脚踩进淤泥里,泥水直接漫到他的鞋帮子处。

        他背心的寒毛顿时竖了起来,心中如同被一把毛哈哈的刷子刷过。

        汪知府本是浙江严州府出身的,少年时锦衣玉食惯了。

        天启二年的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刑部、工部郎中,陕西按察使,南阳知府,少年成名啊。

        正因为如此,当时权倾一时的魏忠贤对他极力拉拢,拉拢不成就随便找了个由头将他下到天牢中关了两个多月。

        那两个月是汪知府人生中岁灰暗的日子,他从来没想到,世界上还会有这么肮脏的地方。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汪知府就落下了洁癖的毛病,最见不得脏东西。

        看到外面的地烂成这个样子,深知他喜好的书办们都同时劝戒:“大人,路实在太脏,就别去了。”

        汪知府神色一凛,冷然道:“住口,大战在即,事关南阳府存亡,尔等休要再劝,否则军法饶不了你们。”

        “是是是……”几个将门子弟互相挤了挤眼睛,只得无奈地随着汪知府朝外面走去。

        这几个将门子弟在南阳府也是钟鸣鼎食过惯了好日子的,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地里走着,心中叫苦不跌:“

        知府大人,你这是读兵书读糊涂了,还真把书上的东西当成真的了?

        什么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都是狗屁!

        这些不值一文的军汉畏威不怀德,眼睛里只有军法和钱,弄这种形式做什么呀?

        还不如发点银子或者架一口大刀在他们脖子上实在。

        还有,你老人家平日里都躲在府衙里高高在上,发号司令,现在却想着要抚慰士卒,管用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