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改土归流

第(1/2)页

第一卷风雨飘零

        “请皇上吩咐!”

        秦良玉不敢怠慢,恭谨的答道。

        “朕以为,石柱白杆兵为大明南征北战浴血沙场,功名赫赫。现如今又要大规模招募,为大明保家卫国,着实不易。

        故而,朕想在石柱改土归流,让当地土家族百姓回到大明的怀抱,取消土司制。

        而爱卿调任京城正式任职左都督,马爱卿不再任石柱宣慰使,改任石柱镇守总兵官兼左都督府都指挥使,爱卿以为如何?”

        崇祯皇帝虽然是询问的口气,但眼神却很坚定。

        大明不允许有国中国,这是崇祯皇帝的目标。

        马祥麟的石柱宣慰使,是土家族的世袭武官,也就是土司。

        在石柱这一亩三分地,土司是土家族的最高领导,辖区内的官员委任钱财等等,连朝廷都不能过问。

        这和一国两制有些类似。

        而改土归流是改土司制为流官制。

        其制度始于大明中后期,将原来西南地区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委派流官。

        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朝廷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

        其实说穿了,就是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变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

        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府、厅、州、县等机构,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直接管理。

        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自明,朝廷不仅可以收取税赋,还可以征用当地的人力。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为了日后的长治久安,再无叛乱,让土家族百姓彻底融入大明之中。

        毕竟,马祥麟和秦良玉固然是忠于大明,可他们的后人呢?

        这是谁也无法保证的事情。

        想想发生在四川、贵州的奢安之乱,都已经十几年了,直到现在都没有平定,就知道土司制的缺陷了。

        “臣愿听从皇上安排!”

        秦良玉只是微一怔神,立刻俯身坚定答道。

        宣慰使和镇守总兵官官职是一样的,都是实际掌控着石柱地区,权柄并未削弱半分。

        唯一的区别便是,一个有世袭一个没世袭。

        从个人利益上来讲,当然是有世袭的好,那可以绵延子孙后代。

        可皇上分明已经下定决心,才会出声相询,拒绝是明显不智的行为。

        徒劳无功矣!

        再者,她秦良玉也是汉人,改土归流明显有利朝廷掌控石柱,也避免日后纠纷,何乐而不为呢?

        “老夫人高风亮节!”

        崇祯皇帝拍手大赞,毫不吝啬夸奖。

        秦良玉果真忠诚于朝廷,忠诚于朕!

        天下第一奇女子名不虚传。

        不是朕非要欺负老实人啊,实在是军国大事如果错过历史的机遇,后面就变得棘手了。

        历史上,因人成事的例子,比比皆是。

        就好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好的时候让几步都无妨,可一旦关系恶劣,则锱铢必争,处处作对!

        现在秦良玉和朝廷关系好,不趁机收回权利,处理好民族问题,那才是傻缺了。

        不过,朕贵为天子,手头上有的是资源,也不能太过欺负老实人。

        这样会让人离心离德的。

        “秦爱卿,你秦家一门忠烈,为国效忠,朝廷并没有忘记。

        朕授予都指挥使马祥麟为平西候爵位,副总兵秦拱明为威远伯爵位,以奖励爱卿忠心体国之志。”

        高兴过后,崇祯皇帝就对秦良玉家族进行封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