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心坚如铁

第(1/2)页

第一卷风雨飘零

        “卿请奏!”

        面对毕自严这种三朝元老,又是忠于国事的资深老臣,即使被他打断了雅兴,崇祯皇帝还是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皇上,江淮两岸大水,夏季雨患已闹得河流两岸百姓苦不堪言。

        现在灾民们四出迁徙,蜂涌至南直隶,瘟疫蔓延。

        河流两岸的泥沙淤积每况愈重,安庆城一片狼籍,百姓无一为家。”

        毕自严眉须皆已白如冰雪,乌纱帽上的幞头,随着他的动作,摇晃不定。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

        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

        七月汛期到来的时候,皖河提段突然决口,洪水滔天,水势到处漫延,并且直接威胁到安庆城。

        “张爱卿……”

        崇祯皇帝冰洌的双眼微挑,语气亲和柔顺,似乎心情极好,可心里却是气苦。

        草他大爷的,这就是十万火急之事?

        朝廷赈灾自有章程,奏折送到内阁,温体仁自然会上报于朕,至于这样哗众取宠吗?

        还什么不宣就长跪不起。

        这些朝臣啊,都是拿着大义的名义,来做文章。

        难道觉得朕很清闲吗?

        工部尚书张凤翔听罢忙不迭的躬身跪于地,毕恭毕敬地应道:“臣在。”

        “哼!

        前日早朝,张大人不是说灾情得以控制,让朕不必忧心吗?

        现在却冒着这瓢泼似的大雨带着奏折赶来见朕,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冰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隐藏的烈焰,崇祯皇帝愤怒的扔掉手中黄澄澄的折子。

        心里的怒气不好对毕自严这位三朝老臣撒,可对张凤翔这个日后投降建奴的无骨之人,崇祯皇帝却是趁机发飙,表示不满。

        殿内一片死寂,几个老臣垂首坐着,听得却是毛骨悚然。

        看着在他们面前微垂着头,身形消瘦的工部尚书张凤翔,屏息不敢言语。

        唯有雕花窗棂外那密密的雨点不停地敲打着滴水檐,一声声,一缕缕,绵绵不绝。

        听在人耳里,只是陡添了一缕莫名的烦乱。

        “回皇上,工部银两短缺,户部迟迟不拨剩余银两,臣等也是无计可施。如今只有启禀皇上,望圣裁。”

        张凤翔眼角极快地扫过崇祯皇帝,复又安静地垂下。

        “毕爱卿!为何不拨银两?”

        崇祯皇帝的声音响彻寂静殿宇,无悲无喜。

        毕自严方要跪地回答,却被崇祯皇帝挥手阻止,旁边正跪在地上的张凤翔,心中很是酸涩。

        皇上这是区别对待啊!

        毕自严老眼暗察君王神色,斟酌词句,沉声说道:“皇上,老臣已拨出十五万两库银救灾。

        如今国库空虚,秋粮未至,尚未有余粮支配边关军饷,其它的十万两国库真没办法。

        北方建奴虎视眈眈,不得不防。

        老臣请皇上拨付内帑以资国用,奈何屡次上书内阁,却都不了了之。

        老臣等只好面君,请皇上定夺。”

        乌纱帽上的幞头滑过沉闷的空气中,留下一条黑色的痕迹,衬得他雪白的鬓发,更加苍然。

        崇祯皇帝听完毕自严的话,终于明白他们过来的目的。

        原来是想分赃!

        近段时间厂卫查抄几位大臣,又在京城收商铺治安费,他们瞧在眼里,眼红了!

        崇祯皇帝总算明白前几任为什么都被忽悠成功,因为他们找的时间和机会都拿捏得非常巧妙。

        总有你不得不答应的理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