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先拿小本本记下来

第(1/2)页

第一卷风雨飘零

        朝堂上,群臣不管愿意不愿意,在中书舍人吴甘来的依次询问下,或多或少都报上了数字。

        片刻功夫,写满人名和数字的几页纸,便呈现在崇祯皇帝的御案上。

        老实讲,崇祯皇帝今天是不打算生气杀人的,因为他有思想准备,明白朝堂上这些大臣的德行。

        之所以搞这么一出,无非是先拿小本本记下来,再来秋后算账。

        可当他拿到这份名单匆匆过目后,却改变了主意。

        因为,总有那些人非要跳出来作死,总有那些事让你难以保持冷静,想不生气都难。

        在一连串的数字中,别的就不说了,反正除了温体仁为首的奸党外,基本没有上万银两的捐献。

        即便是崇祯皇帝心中的几位东林大咖,也只是三五千的数字,其他的一律为八百一千,像打发叫花子一般。

        好吧,这些崇祯皇帝也认了,毕竟法不责众嘛!

        可唯独有一个人只认捐了五十两,这明显是哗众取宠标新立异,博眼球求关注嘛!

        他成功了!

        谢升,山东德州人,万历三十五年的进士,历任北直隶遵化县、雄县、河南滑县知县,现迁为吏部文选司郎中。

        这是过去。

        将来,他会官至建极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也就是太子朱慈烺的老师。

        再以后,他会投降建奴,并和国丈周奎一起指认朱慈烺为假太子。

        呵呵……呵呵……

        崇祯皇帝再度发出令人发麻的冷笑声,温体仁低着头看着脚下,仿佛地下有无限的日月星辰等着他研究。

        他最近又发现皇上新习惯了,那就是每当有这种笑声出现,一定有人要倒霉。

        不过,那肯定不是自己,最近他一切遵照皇上的旨意办事,皇上龙心大悦,稳得很!

        “谢郎中,朕看你是本朝的海瑞海刚峰,清廉得紧啊!

        这五十两纹银,怕是又要省吃俭用数月方能弥补家庭亏空吧?

        朕拿之不安啊?”

        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皮笑肉不笑的崇祯皇帝瞪着下方,戏谑的问道。

        “皇上圣明!

        微臣自小丧父,家中贫困,同其弟谢陛全靠家慈拉扯成人。

        入仕后,托朝廷之福,蒙皇上不弃,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一职,生活虽不敢说富足,但温饱有余,为官多年也略有积蓄。

        然现在时局困顿,微臣家中族人众多且贫困不堪。

        故而微臣这几年一直资助他们,家中实在没有多余之资,否则微臣也不愿行此无奈之举,望皇上恕罪!”

        被崇祯皇帝点名的谢升,留着三缕美髯,长得相貌堂堂风骨逼人,目光清澈而又坦荡,当众说出家里困境却无丝毫狼狈。

        难道真的如此?

        崇祯皇帝有些愕然,虽说这东西是汉奸必须杀,可也没说汉奸就一定贪钱的。

        若是这样,今天还真不好动手,只能留待以后了。

        “启禀皇爷,奴婢有事启奏?”

        在崇祯皇帝不甘的目光中,新上任的东厂厂督王承恩跳出来说道。

        “奏来!”

        崇祯皇帝大手一挥龙袍一甩,很是拉风,同时眼中掠过一丝锋芒。

        老王出马,必有转机。

        否则以他一贯沉稳的性格,没事绝不出手。

        “谢升欺君!”

        果不其然,王承恩俯身出口一句,继而转身指着谢升怒喝:

        “你口口声声说家里没有多余之资,那么本厂公问你,上月在东四胡同中新安置的外室,替她赎身的八千两银子从何而来?

        你弟谢陛名下的一千七百亩的良田又是怎么一回事?

        不到三年时间,纳了三房小妾,养了两个外室,谢府每月花费需两千多白银,这钱又从何而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