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第(1/2)页

看到这里,我也说一句,说实话,一本小说的书评,往往反应了一部小说的质量,虽然不乏大量水分,但是精品也往往隐藏其中。

        所以我还是挺羡慕那些没看过雪中的人,因为还有这么一本好书在等着他们。

        十杯酒,敬温华,少年聊笔江湖梦。

        敬老黄,劣马黄酒六千里。

        敬轩辕,莫道书生无胆气。

        敬义山,空留青史颂玄机。

        敬徐骁,生当人屠死鬼雄。

        敬徐凤年,此生逍遥天休问。

        敬李淳罡,青锋三尺笑红尘。

        敬李当心,我自如来亦如去。

        敬洪洗象,不负苍天不负卿。

        最后一杯,一起为这个没有年头的江湖干一杯。

        或许,李导还能写出别样的江湖出来?

        只恨不是书中客,来生愿做北凉人。

        如果说几十年前的小说是老一辈的武侠梦,那么雪中就是我们的武侠梦。

        莫道书生无胆气,敢叫天地沉入海。

        情这一字。

        不知所起,不知所栖。

        不知所结,不知所解。

        不知所综,不知所终。

        不知你所知,我不知所止。

        青草明年生,大雁去又回。

        春风今年吹,公子归不归?

        青石板青草绿,青石桥上青衣郎,哼着金陵调。

        谁家小娘低头笑?

        黄叶今年落,一岁又一岁。

        秋风明年起,娘子在不在?

        黄河流黄叶黄,黄河城里黄华娘,扑着黄碟翘。

        谁家儿郎刀在鞘?

        刘松涛泪流满面,沙哑哭笑道:“当年三人一起逍遥江湖,赵黄巢负你不负江山,你负刘松涛。刘松涛有负逐鹿山,只不负你。”

        短短一句话,就像在开一本书。

        莫说我穷得叮当响,大袖揽清风。

        莫讥我困时无处眠,天地做床被。

        莫笑我渴时无美酒,大江是酒壶……

        世上无我这般幸运人,无我这般幸运人啊……”

        纳兰右慈本来就是个g,ay,纳兰右慈缓缓闭上眼,小声呢喃,喊着一个名字:义山。

        世间豪杰女子,都只恨自己是女儿身。

        可我纳兰右慈,却只恨自己是男儿身。

        情之一字,不知所起,不知所栖。不知所结,不知所解。不知所踪,不知所终。不知你所知,我不知所止。

        说雪中不好看的,只因为你没看到李淳罡的一声剑来,曹长卿的独守西楚城,邓太阿的拦天门斩仙人,王仙芝的无敌一甲子,轩辕敬城的一步入圣请老祖赴死,老黄的给公子上酒,洪洗象的为红衣兵解修道千年,张巨鹿的生死为天下百姓,温华的为兄弟折剑出江湖,北凉的悲苦………只是因为你还没有进入这个江湖……

        [贫道立誓,愿为天地正道。再修三百年!只求天地开一线,让徐脂虎飞升。]

        无匣也无鞘,暗室夜常明。

        三尺木马牛,可折天下兵。

        欲知天将雨,铮铮发龙鸣。

        提剑走人间,百鬼夜遁行。

        飞过广陵江,八百蛟龙惊。

        世人不知何所求,那袭青衫放声笑: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

        所以,我很羡慕你们╭(╯ε╰)╮”

        “看完后,心里有点难受╯﹏╰

        特别是想到某处。

        《望城头》

        西楚有女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先帝侍女三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大凰城上竖降旗,唯有佳人立墙头。

        十八万人齐解甲,举的“高级”快乐。

        怎么说呢?

        看影视剧比一。

        大凰城上竖降旗,唯有佳人立墙头。

        十八万人齐解甲,举的“高级”快乐。

        怎么说呢?

        看影视剧比。。。。

        看小说原著多的,76年的电影《多情剑客无情剑》。

        虽然不喜欢李寻欢,却不得不承认《多情剑客无情剑》在古大侠小说中非常突出,非常经典,非常超乎想象又非常顺理成章,总之,绝对是好小说。

        这个故事里,包含了很多游离于人生边缘的悖谬、荒诞、温情、决然、危机……或者说,包含了太多层次的丰富人性。

        这决定了它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一类——可以改,但改成和原著相媲美的经典就很难(古大侠的小说似乎都有这个特点。)

        相对而言,楚,原版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绝对是其中最好的一部,因为他做了最聪明最好的取舍。

        一直怀疑《多情剑客无情剑》指的是阿飞,因为李寻欢是用刀的(古大侠的主角,武器不是刀就是索性没有,这是他气质的体现,因为他要写的是浪子,是边缘人物,是马槽里诞生的圣人,剑对他们来说太实在太主流太正统又太锋利了),用剑的当然只有阿飞,也只有阿飞的剑是无情的,李寻欢连刀都很多情(为了救人而不是杀人)。

        当然不否认李寻欢的主角地位,只是说,楚,原大概非常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的电影中,似乎不自觉的把主角的位置给了阿飞,狼一样的少年阿飞。

        这一点细微的改动非常之妙。成长中的中二少年阿飞自然远比神神叨叨的李寻欢更适合作为商业电影的主角,而更重要的是,在一部90分钟的电影里,讲好阿飞的故事远比讲好李寻欢的故事要容易得多。

        一直欣赏楚,原的聪明,他不是一个有大野心的导演,很敏感的就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所在,所以只在自己的格局里尽情的舒展,不会自不量力,也绝不越矩。

        这份聪明是现而今导演中极少有的。

        “野心太大,撑不起来”简直是个噩梦,老老实实说好一个故事很难吗?

        或许,真的很难。

        原著中近百个人物,实际上最重要的只有四个:李寻欢、阿飞、林仙儿、龙啸云(林诗音就是个装饰)。楚,原知道只要把这四个人物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