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怀柔政策好(三)

第(2/2)页

      “姐姐慢点吃。我知道你等在后面一定无聊,这是特意过来打算一直陪着你说话等到拜堂时间到的。”她吃了几颗花生之后已经十分自控地没再多吃,想着晚点还要喝喜酒,酒席上她怎么也要动动筷子,此时解决了低血糖犯晕的燃眉之急就好。

        嬴筝不好意思地一笑,道:“我吃饭就是这个样子的。你不用管我,我不会噎到的。”

        她摇了摇头,叮嘱道:“若是没有外人姐姐如此倒是无所谓,但姐姐记着,日后若是跟朝中官员女眷,还有机会进宫跟圣上和各宫娘娘同餐的时候一定要做得文雅一些。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顾全荆箐的名声。”

        嬴筝点了点头,应道:“我知道的。现在不是没外人么。”

        她咧嘴一笑,不再管嬴筝。

        嬴筝的食量其实不大,吃了两块糕点、一颗苹果、几粒花生,便满足地打了个饱嗝。真的是风卷残云,来得快去的也快。嘛,有些人吃饭确实如此,吃得快,让他们慢慢吃便觉着不满足。实际上大快朵颐很快就饱了,也不会再多吃。看看嬴筝,身材多苗条的。

        嬴筝自己又多解释了一句,“我从前在山上就贪玩,又要陪着荆箐念书,所以吃饭总是很快,想着在荆箐吃完之前可以多出些时间玩。”

        她点了点头,做理解状。

        她还是好奇问了一句,道:“山上当真只有你和荆箐相依相伴吗?你们是自幼就在山上长大,小的时候总要有人照顾你们,学问也该是有老师教过的。”

        嬴筝点了点头,道:“是一位游僧在林子里发现我和荆箐被弃置在并列的两个竹篮内。当时我们应该都饿坏了,荆箐却不哭不闹。我一开始大声哭着,听到附近有人声居然力气大得滚出了竹篮。荆箐是听到我滚出了竹篮便也跟着滚了出来。游僧见到是两个婴孩,立即上前来,翻看过竹篮里和我们的身上,发现地上落着两个有红绳系着的香袋,原本应该是带在我们脖子上的,一红一蓝,上头绣着嬴筝和荆箐。游僧想到这是父母给我们留下的名字,红色的是女孩儿叫嬴筝,蓝色的是男孩叫荆箐。后来游僧便暂时陪着我们住在了山上,照顾我们,教导我们学问。一直到我和荆箐双双满了十五岁,都可以照顾自己了。游僧便继续去四处游历。”

        “这位高僧都不曾给你们留下一个名姓?”她奇怪地问道。

        嬴筝摇了摇头,道:“师傅说他出家后俗世的名姓便忘却了。他的师傅说他六根还不清净,暂时没有赐他法号,只叫他先下山游历至少十年为期。到时候他若还是有心皈依佛门即可再行返还寺庙,若是有些不舍,便兀自还俗便是。”

        “之后你们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可知道他是还俗了还是返还寺庙终于得了师傅赐予法号了?”她更加好奇地追问。

        嬴筝摇了摇头道:“师傅不曾透露过他是在哪间寺庙出家,之后我和荆箐在此之前都不曾下山,师傅也再没有回来过。我们不曾再见过他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