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金牛寺

第(1/2)页

佛道两家从建寺立庙的位置就能看出不同。

        道家从一开始,并不是作为一个宗教出现的。而是在那百花齐放的年代,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和儒家,法家并驾齐驱的。

        只是后来儒家做大,道家无奈才逐渐修改方向,融入了江湖。

        但即便如此,道家深深的贵族血统,总让他有些高高在上的感觉。

        所以修行者建道观多选人迹罕至的名山大川,图的就是个清净。

        就算是现在这些道家门派,已经够食烟火气了。但你对比昆仑,武当爱来不来的收徒理念,和少林为了多收徒,搞出俗家弟子的做派,也能看出不同。

        佛门从底子来说,就是由下而上的宗教。

        佛教的建立,根本上是为了反抗天竺的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佛教的众生平等理念,也不过是种姓制度中低种姓和贱民们为了平等的一种挣扎。

        可惜在天竺,很快就被婆罗门教扑灭了。但是院内开花院外香,在天竺近乎灭亡的佛教,却在中土迸发出夺人的魅力。

        当然,是被中土同化过的佛教。

        人人平等?封建社会开玩笑呢?

        士农工商,士是儒家的地盘,不过农工商想平等,就平等去吧。

        所以佛门寺庙的选址就很讲究,既要远离人群,凸显自身身份。但又要方便交通,方便善男信女登门。

        金牛寺就是如此,虽然离剑阁县近百公里。却号召善男信女出资出力修了一条还算可用的石路。一段还算好走的石路,一段依山而修的石梯,既不会难走的阻拦住善男信女,有稍有难度,提升逼格,考验诚心。实乃寺中楷模。

        金牛寺是少林的一处分院,当然名义上肯定是和少林断了来往的。毕竟这里是大宋的地盘,少林已经投金了,你不断来往,武当很乐意为朝廷分忧的。

        但是和华山派一样,只要名义上断了,大派之间的面子问题,武当也不能轻易动他。

        金牛寺在当地也算相当有名的佛门圣地,禅宗对其下力不少。毕竟其除了在当地传教的任务外,更重要的职责就是支援峨眉的桥头堡。

        金牛寺主持澄广大师,也是一代武林高手。师承少林,却又有所创新。

        不同于华山派那种武功改个名字就糊弄事,金牛寺的武学却有独到之处。这也是金牛寺说和少林断了,武当挑不出毛病的重要原因。

        《夔牛变》是金牛寺的镇派绝学,澄广大师结合佛门金身和观想之法,创出这门绝学,一举奠定了一流的根基。

        荡寇知道王庆无心计谋,做出计划后,几经删改,不得已放弃了最佳计划,增加了武力的比例。

        这澄广大师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个节点。

        峨眉的事,关键在于打破平衡,一家独大才能用最小的代价整合其他。

        而佛门正在这个方向努力,禅净合流就是一招盘外棋。

        一旦禅净合流成功,峨眉内部的净土宗和禅宗合并,那三足鼎立的姿态就瞬间变成了一大一小。青城和青牛的那些松散势力独木难支下,内有佛门逼迫,外有唐门虎视眈眈,能做的选择并不多。

        这就是大势,这就是阳谋。让你干看着着急,却无力回天。

        幸而,大势刚起,还未到浩浩大势,不可阻挡的地步。

        现在弦都绷得很紧,经不得一点外力破坏。

        荡寇和范刺史拿到资料后,就发现了不少可下手的地方。但王庆选择了最无脑的,最危险的打上门去。

        当然王庆也不是那么无脑,金牛寺的资料还是提前预习了的。

        金牛寺虽然僧众不少,但称得上高手的也就澄广大师一人,老牌一流,位列中阶。二流高手也有几个,但更多的只是普通NPC。

        这实力已经不错了,作为一个分院,能坐拥一流高手,已经彰显了这里的重要性。

        一流高手不是大白菜,作为重要的震慑力量,都有需要镇守的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