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百鬼夜行

第(1/2)页

  乍一看,这样的花招,没可能一千年的玩下去。万一连着几年大灾,不就玩脱了吗?

  事实上,他们确实玩脱过,比如在中原。

  连着几年大灾,人祭奴隶,没问题。人祭大臣的孩子,也没问题。甚至祭了君王自己的儿子,为了皇位,君王还是会认。

  然而还是不行。祭到了君王自己的身上,那么君王们就会先弄死巫师了。

  有一种说法,就是周武王的大哥伯夷考的真正死因,便是被巫师们祭了天。所以篡了商汤的周把商汤的巫祭一扫而空,形成了以道士为主体的新的祭天仪式,不用人祭改为了三牲。

  这帮子巫祭被周朝驱赶,汉朝绝迹,到了东南亚,他们的玩法容错率却一下子高了起来。就是因为这里是东南亚,是亚热带,哪怕是遭了灾,也不会连着大灾,更不会像中原那样,颗粒无收。

  亚热带的土地总是长的出吃的来。

  而且由于哪怕是大灾,人祭奴隶不起作用,祭了贵人的孩子,下一年大机率无灾。“事实”证明了头人们的神圣性,自然使其在这里有了生存下去的土壤。

  一代代的传承下来,这威望也就建立了起来。

  而巫师们也在一代代的……嗯--实验下,发现了制怨灵确实是贵人们更好。

  这是当然的,在普遍信奉了受苦可以让下一世过的好,又有几人会怨恨死亡。

  怨恨死亡对他们来说,本身便是件奢侈的事。只有吃的好,喝的好,再时不时用权力欺负一下自己治下平民的人上人也才会怨恨死亡。

  从这角度上说,选择县衙一点儿没错。

  南疆的人上人,也就两种。其一,模仿中原的县衙,他们是百姓的管理者。其二,部族的头人们。

  后一种是他们自己。如果没有县衙,金库绝对不介意用自己人。

  只要自己可以活下去,部族死光就死光了。生死间的大恐惧,逼疯一个人并不难。

  现在有了县衙的选择,他自然不必那么疯。

  只不过一口气杀光了县衙上上下下五十人。连帮差的都杀了。这个县衙也就没人了。

  “如果都这么疯,自己完全可以移民了。”朱桂心中叹道。

  朱桂并不在乎死多少人,只要不死自己人就好。相反,他们越是疯狂,杀死的人越多,越是和朱桂的心意。

  这不仅仅意味着这里将地广人稀,同时也意味着朱桂将高举“打倒人奸”的正义之旗,以道德人性的至高点,入主这里。

  单是这一点,便足以朱桂偷笑了。做了那么久的“反派”,也轮到他“正派”一次了。

  此时祁大山他们彼此保持一定距离,警惕的看着四周的情况。

  再往前,就是刚刚被杀光了人的县衙。

  身为体制的一员,看到县衙本应该心生亲近。然而,看到里面死了那么多的人之后,又怎么亲近的起来。

  “几位上国的大人(敬称),请!老爷们在等您!”

  那差人愈发的亲切起来。

  至于县衙门外为什么没差役把守,在他看来,这帮子混蛋应该都在里面。

  如果是他,他也会呆里面。因为一会儿明人出银子,出多少?自己又分多少?自己看着点儿,这心才踏实。留在外面守门儿,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少算自己的?这并非没有可能的。

  爹亲!娘亲!都没有钱亲!更不用说同事之情了。

  在“钱”上,他才不会傻到相信什么人品,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过眼中只剩下钱之后,他的眼睛也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了。

  自从他们走进县衙,不用仔细看,就可以看到到处都是殷红的鲜血以及诡异的符号。

  这且不说,就是五十人死去浓郁的血腥味,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消散的。

  知道里面是什么的黄子澄闻到血腥味,他的胃部就开始翻涌了。

  强忍着内心的不适,黄子澄将视线放到引他们进来的那差人身上。

  “你闻不到吗?”他问。

  “什么?”

  “血腥味。”

  “呵呵,可能是大老爷在审案吧!”

  那差人没有细想,眼珠子一转便解释道:“你们知道,这刁民不老实,不打出血来,是不会怕的。”

  一门心思从朱桂他们身上捞钱的差役,是根本看不到,也闻不到其他的了。就怕朱桂他们跑。

  在心中,他还埋怨着:“他们也真是的。就算是要吓唬他们,也不应该不让他们便吓唬,万一把人吓跑了怎么办?”

  是的,威吓一直是他们的常规手段之一。

  最常用的便是打杀威棒,为了好收钱,衙役专门为杀威棒练就了一副好手艺,可以打的人皮开肉绽,但是并不伤及筋骨,上完药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动;同样也可以打的人表面没有什么事,但是伤及筋骨,数月不能下床,甚至有死亡的可能!

  在他看来,出血太正常了,不打个皮开肉绽,怎么唬住这帮明人。

  只不过他们是不是打的早了些?当面打,不是更好?

  哦!是了,明人大军驻扎不远。估计是大老爷想表现自己办公勤奋吧。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为了赚钱,哪怕是当面泼他一脑门的血,估计他也找的出借口。

  这人已经没用了。再多的可疑也唤不醒一个一心求死的人。

  更不用说,朱桂他们还必须进去。

  因为朱桂必须知道是谁指使的他们。死掉的怨灵,一无所知。这事只能问活人。

  虽然朱桂并不怕他们,但是他却一点儿也没有一直防范他人暗算的可能。

  至于幕后主使者。朱桂掰开手算一下,他干掉的降头师有可能,陈王也有可能,甚至在国内,也并非没有可能。

  虽然朱桂远在南疆,但是老郭家还在国内,许多的信息源源不断地送到朱桂这里。

  比如他手中的大军。

  在大明进入了阴神策封的时代,多少人是心思蠢动的。

  而朱桂的十万大军绝对是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