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阴书密码

第(1/2)页

“殿下,这是什么?”左千户开口问道。

        信是由他的手上交给朱桂的,但他没有看过,甚至拆都没拆过。

        李景隆立刻不再说自己有勇气,独自领军的事,他还故意做出四下张望的样子,仿佛很是谨小慎微似的,但只要想想他历史上干过的事……唉!算了,不提了。

        他也还是有用的。至少证明了“悟”这玩意儿不一定需要心如止水的理性,感性,太害怕也是可以的。

        从这一角度上说,李景隆绝对属于实验素材中的稀有品质了。

        朱桂笑了笑:“这是后方传过来的密信。出征前,我便让其准备十万人的物资,想必这已经准备好了。”

        在场的将官瞪大了眼睛。他们都有一种原来殿下是为灭国而来的,不然为什么一开始便备下这么多的物资。

        中原一直以北方草原为对手,对东南亚,老实说是看不上的。在中原看来东南亚的战争就是菜鸡互啄,大明一出手便灭了。

        就像是永乐朝怼安南,也不是一上来便十万大军横推。而是派镇守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五千士兵(《大越史记全书》称领兵十万),护送陈朝“前国王孙”陈天平(陈添平)回越南(《明实录》把事件列在该年农历三月丙午,即4月4日;《大越史记全书》则列入农历四月八日,即4月26日)。当进入越南境内的支棱隘时,遇上胡军截击,明军不敌,陈天平及部份士兵被俘。陈天平经胡朝审讯後,被“处陵迟罪”。明成祖得悉後大怒,便“决意兴师”。

        这才是第一次征安南。《大越史记全书》称共有八十万人,这绝对是夸大了的。要知道当时明军才多少人,还要与草原作战,怎么会调八十万大军打一个安南。

        只可惜明史没有记载多少人数,更多的是记载“劳民伤财”。

        到了明朝,历史已经不再是历史,而是刷声望的东西。到了清朝,又成了投献,讨好主子的玩具。

        所以哪怕按照中原十倍夸大的习惯。第一次征安南大约应是八万--十万人之间。

        然后安南灭了,大明扶陈天平登基。第一次征越结束。

        所以,准备十万大军的物资绝对是奔着灭国来的。他们没理解错。

        “它原本是本王安排的一重保险,本以为他们会好好与我们打上一场。”朱桂笑着,说出了一开始的安排,“这里森林众多。越人又习惯偷袭。在山林中不断受其骚扰,很难说这一仗会打多久。本王担心朝廷无法同时供应南北两线作战。正好本王还有些钱财,特别备下物资。本王可不想本王的士兵没死在战场上,反而死在了没吃的上。”

        “现在咱们直接开进越境。这物资还是带上的好。”

        左千户想了一下道:“殿下,所有物资都取回来?”

        那可是十万人的物资。不说他们现在有没有这么多的人手运送这么多的物资,单是这里的雨季,一个不小心便足以毁了它们。

        “当然要全运。”朱桂解释道,“不趁着越人服软的时候把物资运过去,难道还要一边与他们开战,一边派兵保护后勤线吗?”

        南疆的地形决定了,在这绵长的山林中保护后勤线是件多么困难的事。就是后世的美军在这儿,都吃了大亏。而朱桂手上也没有充足的人手。

        与其费力保护,不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