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集 选玉诀窍

第(1/2)页

和田玉的韧度:是物体抗磨损、抗拉伸、抗压入等的能力,也可叫作抗破裂的能力。

        所谓韧度高,即表示物体难于破裂、耐磨这一物理指标。

        世界上所有宝石中,和田玉的韧度极高,仅次于黑金刚石,是常见宝玉石品种中韧度最高的。

        和田玉有如此大的韧度与其特有的毛毡状结构是分不开的。

        解理、断口: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特定的结晶学方向(一般平行晶面方向)裂开成光滑的平面性质,称为解理,其裂开的光滑平面即为解理面。

        宝石学中形成解理的难易程度及解理面发育特点将解理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和不完全解理四类。

        透闪石具有两组完全解理,由于和田玉是矿物集台体,因而整体不见解理面,断口为参差状。

        通俗的理解就是人们在收藏玉时会发现玉表面有很多裂开的纹理,专业术语讲玉某个裂开的纹理为解理面。

        由于受晶体异向性的影响,玉存有不均匀的裂纹,这对玉器的雕琢产生影响。

        解理面不是破碎面,发生破碎是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规律,而有解理面则沿着一个或几个方向有规律的裂开,面也显得平整光滑。

        我介绍这些,一般人难以理解,但玩过黄蜡石的人都会知道是怎么回事。

        店里自豪地介绍说,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

        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

        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存在很大争议,最后正式确定——“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

        怎么样,我给你介绍这么多,相信您也是玩玉大家,就买几块玩玩吧?

        不是吹牛,这和田玉就数新疆的最好,来了就不要错过。

        您如果觉得料不好玩,这里也有雕件,可以看看,喜欢的话,给您优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