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集 冻蜡之最

第(1/2)页

他还刻意强调,自己曾经到古田会议会址采风几个月,并且用寿山石雕出了古田会议会址全貌,现保存在国家军事博物馆里。

        不愧是双大师,雕出来的都是精品,可是自己能请得动他来雕吗?就是请得动,应该也要几十万的雕工费吧,九龙想都不敢想。

        见九龙沉默不语,林辉大师说自己还有作品要创作,在相互合照留念后,先行离去。

        郑大师把他雕的几件作品一一做了介绍。

        郑大师擅长人体雕刻,其雕刻的女人体具有东西方特点相结合的特征,东方人脸的柔顺与西方人身体的浑圆饱满被同构于一体。

        他从早期的写实为主,到现在进入他个人的纯美期,作品精选材质,讲究巧色,当然,他对“迷幻”题材也情有独钟,用迷幻来解释这个世界的丰富性。

        他对优秀作品的评判有其独到见解,他认为一件作品若一目了然就能看出主题的并不是好作品,只有通过不断观察才恍然大悟的,那才够棒。

        因此,看一件作品不必急着下结论,用第三眼看出来的才是好作品。

        对雕刻件,他有个形象比喻:印章像正房,端庄稳重,宜收藏;摆件好似美妾,多姿妖娆,有些性子,宜摆放。

        手玩就是贴身丫环,娇小顺从,不会给你压力,随身携带,想爱就爱。

        郑悟大师也对九龙的红冻给出了他的建议。

        他说,此石体现的红中带黄的特点,认为把女娲补天作为題材也不错,而且黄色有层次感,这样做随形雕非常有内涵。

        九龙很含蓄地告诉郑悟大师,自己现在一时还没决定大红冻要不要雕,等确定要雕的话,自然会通气一声。

        郑悟大师含笑点头,也不勉强,在九龙临走时赠送了一本他这几年的雕刻心得——郑悟石艺,可见他对九龙的到访还是极为重视的。

        九龙粗粗翻了一下,边看边点头,还别说,这本书可以让九龙了解雕刻师是怎么雕刻的,从选题到动刀过程,都做了详细描述,九龙表示感谢。

        通过走访名师名家,九龙对雕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好的雕刻作品,除了体现创意,技法外,还必须体现雕刻师的风格和思想!

        回家后,九龙又到产地去了解了红冻多方面的事情,特别是打听到一位资深藏家有红冻的雕件,九龙随即登门拜访,这位藏家的红冻佛像雕刻件,给九龙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此次取经之旅,叶大师关于料石的见解,对九龙触动最大,他说:“真正好的料石是尽量不动刀的,好比印章,越简单的雕刻说明质地越纯,越复杂的工说明杂质越多,雕刻师只好挖糟去糠来弥补不足。”

        九龙对这方顶级大红冻的喜欢,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没事就会把它抱在怀里,用手抚摸着,越摸越亮,爱不释手。

        九龙已经决定了,不到万不得已,这方大红冻是不会卖掉的。

        鹰潭之行,给九龙触动最大的,就是本省竟然还有玩料石的地方,那么,除了顺昌,还有哪里是漏网之鱼?

        看起来,要了解这些,只有再和蒋总联系了。

        蒋总“呵呵”两声,告诉九龙,单单南平一带,玩蜡石的就多了去了,特别是浦城一带,玩料石的热情不会输给信江一带。

        蒋总给九龙讲了一个故事,这故事也是关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