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集 泰山封禅

第(1/2)页

自古人们把它视作灵山,对泰山石推崇至甚。

        事实上也是如此,登上山顶如同置身青天,鸟瞰山下云雾翻滚,如大海似海礁,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所以历朝历代政绩卓越的皇帝,历尽千山万水前来封禅,他们把泰山视作天梯,登泰山如同登天。

        人们向往的天堂是虚无飘渺的,而玉皇顶的楼台琼阁与山水构成的美景却是实实在在的。

        泰山囊括了三界,从南天门往上为天堂,至山下蒿里为人间,蒿里山到奈何为地狱。

        《封神演义》这部巨作,就是以盘龙山做引子开始写成的。

        当时纣王来此降香,见女娲娘娘长得很美,信笔在壁上题诗一首来戏弄之。

        女娲回宫后睹此大怒,遂派山中一狐变作妲己,以色祸国,灭了纣王。

        后来,姜子牙把有功大臣封神于泰山,泰山于是成了神山。

        西游记也是以泰山为原型编写的神话传说。

        这更给泰山披上了浓厚的迷信色彩。

        女娲补天为什么偏偏用泰山的五色石,不用其他地方的石块?不更加证实了泰山石的灵验吗?泰山稳则国家安,天地间的灵气几乎都凝聚在泰山石中。

        作为镇宅之宝,只有泰山石才能担此大任。

        以前中国的三大建筑:宋天贶殿、大成殿、金銮殿,都是用泰山石来铺垫的。

        就是一般的寺庙也用泰山石镶镇四角。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大会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都以泰山石作为奠基,伟人纪念堂也全是用的泰山花岗岩。

        可见,泰山石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了何等位置!

        泰山石确确实实蕴藏着灵气,石块纹理清晰,有的像画,有的像文字。

        香港回归的前一年,有人在泰山西路发现了“回归石”,上面的中国地图非常逼真,只是缺少宝岛台湾,回归二字耀眼分明,这充分体现了泰山石的钟灵毓秀。

        这个刘铁引经据典,看来也是泰山石大家了,对泰山石的优劣一清二楚,突出泰山石的神圣、历史、居家风水作用,对泰山石本身石质的粗糙加以掩饰,小铁便起哄:“既然刘先生对泰山石这么有研究,请问你有什么好石头吗?能否让我参观一下。”

        这是直接挑战了,刘先生并没有不高兴,哈哈笑道:“我的石馆就在隔壁,欢迎参观。”

        众人来到他的石馆,蓦然间,眼前一亮,一幕秦始皇泰山封禅大典的场景让人震撼!

        一方浓缩了泰山精气神的巨大泰山石壁立台前。

        面对雄伟壮阔的泰山,秦始皇正冠肃立,揖手行祭天之大礼,通过泰山向上天禀告一统天下的大业已成。

        秦始皇通过泰山封禅大典取得了受命于天的资格,天下共主的千古一帝的身份才得以确立。

        从此,封禅泰山成为了“兴废继绝”的帝国巨典。

        而后的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接踵而来。

        司马相如说,封禅泰山“皇皇哉斯事!天下之壮举,王者之丕业。”

        封禅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也。

        在秦始皇封禅大典的场景中,青铜铸造的人物除秦始皇外,还有丞相李斯、大将蒙恬和文武官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