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买房记

第(1/2)页

说起江山家在县城买的房,背后还有很多故事呢。大三那年过年,江山家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县城买了套商品房,三室两厅的,将近一百二平米,二十万多一点点。为什么买三室两厅的,江爸也是有打算的,两个儿子和自己夫妻各一间嘛。买完房,江妈颇有失落感,说,也不知道这房子该不该买,攒了那么多年的钱,一下子全花完了。江爸爸就特别乐观,说,赚钱不就有花的嘛,大家赚的钱都不花,国家经济还怎么运转起来。说完又感叹,真不敢想象,放在以前,谁敢想我们可以住商品房,我们在县城也算有了家了,竟然也在县城买房子。其实买房的决定,江爸早前两个月吧,就征求过江山的意见。江爸说这几年家里赚了点钱,在考虑是在县城买房,还是像村里大多数人家一样在村里造楼房。现在江山家一直住的是平房,这些年村里的人,都流行出门打工赚钱,手里先赚到点钱的,都在老家造新楼房了。哪怕有的人家的平房,新造连十年都不到,也不惜拆掉造楼房,在外面打工住楼房习惯了,也觉得建楼房有面,要知道在早十年,村里唯一就村长家建了楼房,那时候村里大喇叭开会,村长就喜欢提在他们家二楼会议室开会,既是通知,好像又在示威一样,看吧,村里只要他有资格当村长吧,因为只要他家有楼房,其他人家虽然各种心里的都有,攀比、报复、极度混杂在一起,但是没有办法,兜里没钱,想比也没资格。现在不同了,虽然手里造楼房的钱,不全够,可以问亲戚朋友再借一点嘛,手里有大头的预算,心里就不慌,在农村这样也习以为常了,谁家办大事不需要借钱呢。当江爸爸把这个想法和江山说了后,江山问,为什么想在县城买房?江爸爸说,他有个朋友推荐的。江爸说的这个朋友江山知道,自己当初去县城读书的决定,爸爸就是听从他的建议,毕竟那时候大多数村里的同龄人,读书的轨迹都是在镇里读书,考的上县里的一中就继续读,考不上就出门打工,当时这个朋友就强烈建议江爸要送儿子及早的到县城读书,关键是江爸被说动了。江山说,这倒少见,你一直不都是很自信的嘛,这么大的事怎么就听你朋友的呢。江山是有意这么问的,因为在江山心里,他一直好奇,那么执着的爸爸怎么那么信他这个朋友的。江爸说,我一直比较佩服我这个朋友,不承认不行,人家就是有眼光,那些年大家手头都紧张,他就把家里四个孩子都安排在县城读书了,前些年都考上了大学,这几年增值回报明显,虽然大多数村里人都选择在老家造房子,但是他坚持在县城买房才是大势所趋,说在县城的房子有升值空间,家里造的房子就像汽车,买了就贬值。江爸爸现在的疑惑是,买小产品房还是买商品房的问题,哪怕是同样的面积,价格却差了两倍。江山说,既然买就买商品房,有房产证,小产权房最终谁知道会有什么政策下来呢,买了商品房,哪怕到时候不想住,还可以卖嘛,名正言顺的卖。江爸爸最终还是买了商品房,在这个事情中,江山还是非常具有成就感的,江山第一次觉得自己的重要性,家里这样的大事,爸爸已经开始和自己商量了。买完房的那年夏天,就把房子装修好了,原因说来搞笑,江妈妈听小姐妹说,装修的材料要涨价,既然早装修晚装修都要装修,何必不早点装修呢。这些年,一般情况下,江爸爸妈一年回家两次,一次是暑假,因为太热,不管是供货的,还是自己一家生产的,都受不了,生意自然不好,再加上上海限电,一般这个时候江爸爸妈就回老家一两个月。地是不种了,虽然家里也有十几亩地,早已租给其他人种花生了,五百元一亩。一次当然是过年,在农村的人眼里,再没有什么事比得过过年的重要性,虽然这些年过年越来越没那个氛围了。

        明天就大年三十了,今天到家里写对联的明显多了起来,但是相比较往年还是少了很多。江山把一屋子爸爸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