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廖青离职

第(1/2)页

那次调查完第二天廖青就提出了离职,为了表示自己离职的决心,廖青甚至故意说,只要按照他转正后的工资补给他,他会尽快办理好离职,当然作为回报,他对公司的那些财务秘密会三缄其口的。大家都能听到他话外的意思,如果不按照他的要求做,他就要和公司撕破脸。顾总、甄总这次倒是意见一致,效率奇高的半天就让江山部门办理完廖青的交接。关于廖青的离职,虽然要求正常,但是江山觉得廖青还是不讲道义了一点。在江山印象里,廖青毕竟是温文尔雅的财务经理。怎么撕破脸来,那么快,说话那么决绝。江山也知道,自己有这种认识,还证明自己内心还是非常墨守成规的,对以为的做人做事的道义,还是有自己的底线的。

        江山说,廖总,终于离职了,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廖青说,怎么说呢,谈不上是好还是不好,总体来说,员工离职都是不开心的,只是如果是主动离职的话,可能忧伤多一点;如果是被动离职的话,内心多是愤恨的感觉吧。江山知道廖青这样说,已经表达了现在的内心世界。江山说,廖总,羡慕你啊,终于离职了,终于可以放飞自己我了。廖青说,如果不是逼到那份上,谁会离职呢。江山知道,廖青这个年龄,对待重新选择一次新机会,都是很慎重的,可惜的是,这个公司没有待多久就走了。

        出人意料的是,大家原本都以为这次贾总的调查是为了处理甄总。毕竟甄总当前在公司的处境,在员工心里,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没有想到,调查报告出来后,甄总不仅没有被批,还被提升了半级。之前甄总是和顾总平级的副总,虽然名义上顾总很多事情不管不问,大都是甄总在实际管理运营公司,但是在对外方面他俩只是是平起平坐的。但是这次调查完,总部直接任命甄总为常务副总,全权负责网事公司的大小事物。不仅是普通员工看不懂,各个部门负责人更是懵圈。

        针对集团这个决定对江山的打击还是非常大的。江山是这样看待这个事情的,一家公司如果连基本的对错都不能做到位,哪怕在这家公司短时间可以赚到钱,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样的公司不可能持续壮大。就拿甄总的案例,他明明在公司是众矢之的,集团下来的人明明是来调查他的,怎么可能还不降反升呢。至此,江山的心已经不在公司了,江山对公司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觉得在公司是没有任何发展前途的。虽然觉得想透彻了,但是真正要离职,江山内心还是非常纠结的,于是江山打电话和梁院长说了这件事。听完江山的转述,关于他们集团公司对甄总的调查的整个来龙去脉,再结合这段时间江山的困惑较多的情况。梁院长说,江山,你要知道你整个职业生涯是分很多阶段的,并且每个阶段你关注的重点也都是不一样的,其实人生也大抵如此,否则时不时地,你总还是会烦恼的。江山说,怎么说?梁大哥,愿听其详。梁院长说,比如我就把我的职业生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不管分为几个阶段,到最后你会发现,时间是最本质的东西,到最后无非都是怎么更高效的使用时间的问题,但是里面也会涉及到怎么“消磨”时间的问题。第一个阶段就是刚毕业那三五年,这个阶段我的重点就是钻研技能,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那时候也有办公室政治,但是我知道那些不重要,我的真正价值还是在专业技能上。这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一个秘密,当你不在乎的时候,很多杂事就会自动减少,甚至消失不见。怎么检验这个阶段的成效呢?就是看你在公司内同岗位、这个城市行业内的同岗位,是什么段位。我人生第二个阶段,就是从带徒弟开始,直至做到公司的主管、经理,甚至部门总监位置,这个时候,我知道我不能只专注我自己的专业,还要多关注整个小组、整个部门人员的工作内容,就是说垂直领域内的很多知识也都要去学,当然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维护了。我定义我这个阶段的价值,不仅做好自己,而且还要尽可能的影响他人,且这个时候要注重市场转化。江山说,梁大哥,市场转化是什么意思?梁院长解释,市场转化就是说,你现在的水准,如果不在公司上班,能拿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