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新挑战新调整

第(1/2)页

又是一年过年。搬到浙江衢州也有一年多了,果然生意聚集地好做,不像在海城,感觉自己很厉害了,其实是对手不行,这一年江山爸爸干了一件大事,只是没有让江山知道。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在熬通宵赌博,看春晚,过了十点,江山就喊着困的不行,休息去了。虽然家人都说,过年了,也该放纵一次了。只有江山知道,有个作息时间,是一切的保证。

        公司最近请了一位人力资源高级顾问,不过不是公对公,这次请的咨询顾问,是私下合作模式。现在公司有请外部大脑的意识,江山还是打从心里认同的。只是与一二三智能集团不同的是,现在公司请的都是解决具体问题,或者专门项目而请的。而一二三智能集团呢,更多的是“务虚”,比如那时候集团经常会请人大、湖大、湖南师大等学校的教授,也经常会请一些世界五百强的高级hr;也更系统,那时候针对一本书,都会学习几个月,不像现在公司,外请一个顾问,要么就是针对某个问题上一次课,开一次会,要么就是某个模块不专业,对方过来解决实际问题。

        再深想,江山觉得也能理解。毕竟嘛,公司发展阶段,体量,行业地位,文化都不一样,特别是文化不一样。一二三智能集团处于行业顶端,体量又那么大,最有效的可不就是学最基础的东西。就像练武,开始的时候学各种套路,到最后就是无招胜有招了。至此,江山对企业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所谓企业文化,就是老板(们)所认同的底层逻辑,在公司的践行过程。

        顾问嘛,名头自然需要一大堆,公司新来的这位顾问—苏皖,自然也不能免俗。不管是本科、硕士、博士,学校全是985高校;不管是mba、pmp、hrmd等等证书,也都是一应俱全。不管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几乎是满格状态。关于名头这个问题,江山也请教过江婷,意思为什么这些顾问的名头都这么多。江婷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反问了江山,如果你是老板,和那些不确定的自我介绍相比较,是不是这些确定的,有含金量的证书更靠谱,你是老板,是不是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江山想想,是啊,有道理啊,既然都是不确定的,为什么不选择更确定的呢。就像很多公司招人,对应届生高要求的话,都会要求是211、985高校出来的,甚至有些还要求在校期间,是不是党员,担任过相关职位,取得过相关奖励名次等;对社招要求高的话,会要求对方是行业内顶级公司出来的,甚至还会要求在职绩效,以及年终评比名次要优秀,至少良好以上。既然是这样一种现实情况,也不能怪某些人,费劲的增加自己的各种荣誉与证书了。存在即合理。

        开始这个苏皖过来,江山内心是有点膈应的。第一,公司并没有提前和自己沟通,后来江山想通了,自己是谁啊,最多算一名中层领导,也许上面觉得这个决定只要和高层商量呢。第二,本来自己是学人力资源的,也做人力资源这么多年,关键自己过往的公司名头也不小,现在又找了一名人力资源顾问,几个意思呢,觉得自己不行,还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还是说要派人过来监督,提升自己。这时候江山才理解,当初为什么温宝对江婷这个财务顾问充满了敌意。所以啊,人呢,有时候事情不到自己头上,自己是没有那个真切感受,也是没有真正的发言权的。

        后来苏皖来公司的次数渐渐多了,江山也在和他的工作对接中,渐渐多了对他的了解。期间,江山也和他一起出差过几次,包括调研工厂,和其他部门及关键员工座谈。很快,江山就发现,他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特别是相比较,自己不具备,特别是做的不够好。三人行必有我师,老祖宗说的这句话太对了。

        比如他特会开场,人与人沟通,很多时候就是前几秒钟的接触,前几秒你给别人的感受,往往就决定了一场谈话的沟通质量。往往这个时候,苏皖都是介绍他自己,一般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