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三国混战

第(1/2)页

  九月,大司马、扬州牧曹休一边整军备战,一边向曹叡奏表,表言:‘鄱阳太守周鲂举兵归降,若能以鄱阳为根基,则可以避开精锐东吴水师,直捣江东腹地。

  十月,  曹叡商议对汉的军事态度后,却又紧急商议大司马曹休南征东吴一事,众臣对此议论纷纷。

  曹叡览表之前,对周鲂诈降深有怀疑,但在览表之后却对此其深信不疑。周鲂因征讨彭绮不利,被孙权呵斥,同时多有尚书郎前来问责,周鲂因此断发谢罪。周鲂为假戏真做,甚至还将江南重要布防全部告诉曹休。

  曹叡思量许久,最终因两方面原因,允诺曹休出征。

  其一、是被其背后巨大的回报所吸引,若能占据鄱阳,则东吴长江天堑全无,覆灭东吴不过时日问题。

  其二、曹叡作为胸有大志的明主,也想有一番作为,树立自己在国内威望。当然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拗不过曹休意见。

  同年十月,上表后不久,曹休领建武将军王凌、琅琊太守孙礼等将,亲率步骑兵十万人向皖城进发,接应周鲂。

  同时曹叡命骠骑将军司马懿,从宛城到江陵;豫州刺史贾逵、前将军满宠、后将军朱灵等人从西阳向东关。

  东路贾逵,中路曹休,  西路司马懿三路大军共计二十万南下。

  曹叡为保关中稳固,  调大将军曹真替换夏侯楙,镇守关中,  防止诸葛亮北伐。

  与此同时,  孙权急命辅国将军兼荆州牧陆逊、奋武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等人向皖城汇集。

  孙权不畏危险,亲自前往皖城,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众将迎击曹休。

  孙权授予陆逊假黄钺之权,统率全国兵马,包括自己的中央禁军,并‘摄行王事’,将对魏战事全权交于陆逊。为提高陆逊威望,孙权亲自为陆逊驾车,并命百官行跪拜之礼。

  陆逊、朱桓、全琮三路兵马总计十万人左右。

  随后孙权离开前线,返回武昌,似乎生怕自己‘出色的军事天赋’会影响陆逊用兵。

  曹休性情刚烈,立志在有生之年覆灭东吴。当年曹丕南征时,曹休甚至打算舍弃性命,强渡长江,幸亏手下诸将不愿奉命。

  是故此次曹休命全军日夜急行,率先抵达庐江郡内,不听孙礼进言,  将东路贾逵大军甩在身后,  孤军奋进。

  但司马懿却收到在江夏郡传来消息,安陆附近发现大股吴军。

  司马懿听闻后心知不妙,此时曹休大军在江淮,东吴怎么可能会分兵攻打安陆。司马懿急忙将消息传回洛阳。

  十一月,曹叡急召尚书蒋济入宫,蒋济进言:“大司马孤军深入,朱然驻军上游,随时可能切断大司马退路。而且此时我军抵达庐江郡,东吴此时如何会分兵攻打安陆,此乃迷惑我等,将陛下注意力转向荆州,此时吴军主力必然在江淮,大司马有危,请陛下发兵求援。”

  曹叡顿时醒悟,当即下令司马懿停止进军,就地驻扎;并令贾逵迅速率军东进接应曹休。

  而与此同时,十一月,刘禅以督战为名,亲赴汉中,诸葛亮出城亲迎。

  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